如何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安徽淮北矿业袁庄矿采煤二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答案。近年来,该区通过开展以“三包二问一划”为载体的“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全区14名党员人人肩负安全责任、处处安全身先士卒,奏响一曲“安全生产,党员带头”的赞歌。截止到5月18日,在生产环境差、管理难度大的炮采工作面,采煤二区已实现安全生产4760天。
构建“三包”安全网络
“采煤一线党员少、职工多,并且党员大多数都是管理人员,每名党员的安全先进性非常重要。”该区区长林明节说。
为弥补采煤一线党员少、职工多的问题,让每一个党员都起到“看一片”的效果,近年来,该区在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中,建立了党支部包党小组、党小组包党员、党员包现场“三包”责任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包保网络。同时,区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党支部委员与其责任区党员、每名党员与同班次的3名以上职工(重点是安全不放心人)结成“安全对子”,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责任书结合包保人和包保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个包保人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和违反规定或达不到要求的,给予怎样的问责,都详细“定规”。为增强“党员抓安全”透明度,接受职工监督,该区定期对“三包”和“安全结对”情况进行公布和通报表扬,激励“安全先进党员”,鞭策“安全后进党员”。
建立“二问”帮教机制
在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中,该区建立了“二问”帮教机制,形成“违章有问责、有帮教、有处罚、有考核”格局,有效遏制了违章“二进宫”的现象。
出现“三违”行为必问。该区规定,凡党员安全包保对象中出现“三违”的,包保党员要受到连带经济处罚,并由包保党员对“三违”职工进行帮教,通过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三违”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行为。如帮教后的“三违”职工再次出现“三违”,给予包保党员本人“三违”处理,并写出书面检查,在早、中、晚三个班班前会上进行检讨,让其“少票子、丢面子”。
出现“思想包袱”必问。针对炮采工作面生产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的实际,该区把甩掉职工“思想包袱”纳入“党员身边无事故”考核之中,实行“思想职工排除管理法”,通过开展“班前排查、班中预防、班后分析、日常探访”活动,全区党员对各自的包保对象采取“察言观色、心理疏导、现场跟踪、原因分析、解疑释惑”等方式,让“思想职工”成为“放心职工”。近年来,该区有效避免了因职工“思想包袱”而导致的工伤事故发生。
实施“一划”责任区域
该区把“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的着眼点放在现场管理上,通过实施现场责任区域划分,促使党员自觉种好各自的安全“责任田”。
在“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中,为避免安全责任推诿扯皮的现象,该区细化党员安全责任分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将炮采工作面和风、机两巷划分区域管理,每名党员分段进行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生产环境等责任包保,同时对全区3个生产班组安全进行包保,谁出现安全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安全区域的责任划分也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现场管理由督促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和由被动管理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以前我们在作业中偶尔还有些偷工减料的‘小动作’,现在感觉周围总有‘眼睛’在盯着我们,让我们不敢再违章。”该区班组职工说。2012年,该区在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622工作面实施的“四巷”(在原风、机巷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抬高风巷和一个降低机巷)开采方案时,首次实现了“多巷”安全开采。
据统计,2010年以来,该区党员排查各类隐患2000余条,整改率达100%,制止“三违”行为180多人次,有力保障了安全生产。
(陈贤云 崔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