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钱营孜矿:立体服务换来零库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提升企业软实力 逆势健行度寒冬

  为了能及时拉到煤,很多司机不得不在矿区门口排队等上一整天,这样的场景在安徽恒源煤电公司钱营孜矿几乎天天出现。得益于该矿及时架构起的立体服务体系,在市场不利的情况下能将客户群稳得住、留得下并且不断扩充,在煤炭企业普遍库存增加、煤炭销售困难的不利情况下,该矿实现了煤炭零库存。

  “今天运气还不错,能赶在下班前装完车发货。”5月20日下午3点,在该矿储煤场,一位来自宿州国电公司的司机告诉笔者,他们公司的车队一早就来排队拉煤,等了4个小时才轮到。

  库存增加、回款困难、市场滞销、价格下行、货款回收迟缓……今年以来持续走低的煤炭市场让国内煤炭企业大呼吃不消。“黄金十年”骤冷变为煤炭“寒冬”,煤炭企业如何求生存、谋发展?钱营孜矿另辟蹊径,通过做足服务,提升软实力留住客户。

  “钱营孜矿煤炭销售与日俱增的原因胜在煤质好,1-4月份,入洗原煤81.6万吨,洗精煤16.4万吨。5月份以来,日销商品煤6000吨以上。”销售主管龚明说。该矿找准“质量”这一立足点,以“提质保量、降耗增效”活动为载体,把煤质管理作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煤质管理体系,强化生产过程控制,狠抓洗选储备环节管理,确保了煤质的稳定,以质量保市场、促销售、增效益。

  只有疲软的市场,没有疲软的产品。该矿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将煤质作为稳固客户的核心,优质服务不仅稳住了老客户,还不断有新客户慕名而来。

  “由于采深以及煤炭赋存条件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现煤质的大起大落。”该矿产品事业部部长蔡保生说。为此,该矿制定了一套从源头确保煤炭高品质的管理机制。以井下煤质督察、洗选加工考核和采制化为管理基点,建立“三维质量管理体系”,对煤炭产品从产到销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立体跟踪监督、考核、奖罚。采掘区队强化顶板管理、采高控制、放顶煤过程控制,减少矸石冒落,遇到断层,采取分打、分装、分运专项措施,确保矸石和煤分运,对运输系统不断完善,过断层时无法实现分装分运的采掘工作面,坚决挂牌停产。严格执行毛煤超灰超水扣产、杂物追溯分析制度,每天对上井的各类杂物进行分析和责任追究。健全除杂系统,加大对除铁器、除雷管装置等相关设备的管理力度,对筛分、洗选、车皮及扫清状况等环节进行动态监督检查。

  在强化综采工作面管理,以及强化地面转运系统的管理基础上,该矿出台实施安监员兼任煤质检查员“一岗双责”制,负责对当班现场的煤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及时调节产品结构,促进销售,减少库存,做到产销平衡;加大原煤入洗量,多产精煤,排矸降灰,确保装车配煤的商品煤质量稳定。

  该矿充分发挥产品事业部质量“稳控器”作用,狠抓洗选储备环节管理,确保商品煤质量。把加强洗选储备管理作为煤质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突出三结合,确保商品煤质量。针对工作面受断层影响、混入矸石量大、毛煤灰分高的情况,产品事业部积极采取筛分、手选、动筛排矸、洗选等方法,对原煤进行科学配比,保持了销售商品煤及电煤发热量的稳定,稳定商品煤质量,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