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渝川
一直觉得,成都跟广州存在很多相似性。关于广州,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广州大道以东的天河区,那里的城市特征和生活方式更接近于深圳,财富、时尚和快节奏成为关键词。只有在广州生活过较长时间的人才能领略她的气质,更多地保留在广州大道以西的旧城。尽管激越的城市化让旧城建筑大多不复存在,但格局依旧。在广州的旧城,闹中有静,许多本地居民并不愿意像急欲在这座城市立足的外地人那样,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事业打拼上,这才有了堪称精致无双的粤式早茶生活。请注意,饮早茶需要整整一上午,这是很奢侈的生活方式。
成都人则在下午喝茶,不仅如此,成都人还想尽办法,开创让“玩”和“吃”兼容并蓄的方式方法。比如说,周末到农家乐聚会,既包括下午喝茶的部分,还有中午和晚上两顿农家菜,以及搓麻——成都官方规划比较成功的,就是迎合成都人讲究“玩”和“吃”的特点,在市郊开发出多个堪称全功能的全民休闲娱乐区域,最著名的是三圣乡,远一点就是龙泉。
当然,成都人不可能每天、每个节假日都去农家乐,城里也有很多好去处。成都人不喜欢宅,下馆子和“轧马路”的频率之高,绝对是国内其他城市的人望尘莫及的。“轧马路”的频率如此之高,导致成都的零售业效益远远超出了这座城市经济实力在国内的排序:成都顶多算1.5线城市,但零售业却绝对可以排到1线。“雅诗兰黛成都王府井百货专柜去年一举创下该品牌全球专柜销量第一的神话”,这是媒体和企业均证实的消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都人与时尚、消费相拥的紧密程度,在这里,基本没有人煞风景地去谈论过度消费、品牌设计、时尚概念有什么弊端。
很难在短短一篇文章中说清说全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成都的生活趣味。而要比较方便而全面地了解这一切,我推荐大家读我的朋友、文友、网友朱晓剑新近出版的《闲言碎语》一书。这本书分为5个篇章,“恋城记”一章扫描的是成都的“巴适”生活,其实也可作为外地朋友来蓉的自助游指南,从到龙泉看桃花,到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挑选珍奇古玩,再到随处可见的街头小吃,穿插成都的特色书店分布、古镇风情、方言特点、美女之城、农家乐。朱晓剑出生和青少年时代成长在外省,1997年来到成都后,经十多年的“巴适”生活,还总结出了成都生活方式常常受到忽略的几大优势:朋友间的容忍度和自由度更高、知足常乐的爱情更易获得、除了生活享受而不急于追赶其他方面的潮流、为不断改善品质生活而萌生的创意思考能力。
“街巷里”、“无所诗”、“等闲者”、“书虫志”四章分别是有关成都一些特色街巷的介绍、成都文化生活的记录、有特点有个性有独特生活品位的成都人(不仅仅包括成都文化人)、作者淘书读书的生活状态,各显趣味、韵味和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