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钱营孜矿王兆石班:喜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日前,从北京传来好消息,皖北煤电钱营孜煤矿采煤事业部王兆石班被全总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该班组建4年来,先后进行了二十余项技术改造和革新,总结出煤机检修“五字法”,累计安全采煤200多万吨,取得全国同类条件矿井中工效第一的好成绩,成为新一代青年人扎根矿山、奉献光热的典范。

  为鼓励技术创新工作,35岁青工占90%以上的王兆石班,把对业务骨干的技术创新和CIA持续改进相挂钩,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实现培训与实际排查处理故障无缝对接,将班组变成高技能人才“孵化器”。4年来,取得各类技术革新成果20多项、合理化建议26项,破解各类生产难题120多个。建立技术大拿领跑团队,构建培训体系,每年培训650人次,全部做到有训必考。推行“名师带高徒”活动,实施青工成长计划。作为有着十多年采煤经验的“煤机大拿”——班长王兆石,他根据效果、效益推广应用程度,进行评选表彰,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编写出“听、看、摸、测、检”“五字法”煤机检查“土教材”,系统总结提炼技术上的经验与积累,并推广应用,通过行之有效的“传、帮、带”,培育出了更多、更好的技术新秀、技术大拿。

  围绕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开展技术攻关,适时进行“专家会诊”,及时破解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与难点,定期确定课题进行攻关。国内率先引进的德国沙尔夫公司生产的齿轨卡轨车,原先主机在乘人车厢前方,释放出的热气和“尾气”会顺着风流吹到乘人车厢。该班“技术尖子”大胆对来自德国的卡轨车通过“技术改造”,把主机移到乘人车厢回风侧,“乘客”就不再受到卡轨车释放的“尾气”影响。3211风巷齿轨卡轨车专用轨道,是水泥加锚杆浇筑,回采起道难度极大。该班的“智多星”发明了专用起道器,巧用两个千斤顶,非常省力的把轨道拉出,提高了功效6倍多。针对3211工作面的2000多米下山运输,这个班设计出“断带捕捉器”,有效保证了皮带机安全运行。

  得知功勋卓著的王兆石班被全总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矿区干部员工都认为这是“实至名归”,一场向先进班组学习的热潮正在该矿掀起。

  (李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