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机构改革核心应是一次权力大撤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王捷 公务员

  近日,南方都市报与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蓟门决策论坛,专题研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认为,改革必须轻“权力”重“权利”。(3月31日《南方都市报》)

  当前政府管得过宽、管得过多,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痼疾和桎梏。由于体制机制和管理原因,当下央企很难有更加令人满意的发展。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资不分,垄断一直未打破,市场发育不完善,未能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银行扶强不扶弱,中小企业、工商个体户融资难,以及税负重、行政收费混乱,腐败滋生蔓延,权力被滥用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民资、民企隐形成本大,民资、民企发展举步维艰,中小企业、个体工商企业生存困难,社会经济成份不活跃,是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低迷、迟滞、没有新起色的主要原因。

  问题的根本是,表面上改革了、放权了,但暗地里仍然牢牢抓住权力不放。一些政府机构下设众多部门,部门下面设若干二级机构,二级机构下面又设无数院、所、室,这些机构又成立咨询公司、评估公司、投资担保公司、租赁公司等林林总总的公司。这些贴着狗皮膏药的公司背靠政府,面向市场,亦官亦商,用潜规则承揽工程,既与民争利,又容易成为权力寻租和贪官洗钱的渠道,堪称到处是权力的魅影。因此,当下的机构改革,必须彻底割断权力与市场的利益关系,断掉一部分人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念想。

  如果说经济社会是一个舞台的话,那么当下的机构改革就是要让权力退到幕后,作为制定舞台规则和维护、监督舞台秩序的“看护人”而存在,而不是既当导演和主持人又当演员,大包大揽,换言之,就是要来一次权力大撤退,放手社会经济分子活跃发展,维护社会经济分子公平有秩序发展。这样,经济发展才会活起来,社会才会蓬勃起来,央企也才能被激活。

  总之,根据现代政府职能和理念,就国家现实而言,笔者认为,机构改革的核心应该是一次权力的大撤退,与之相应,公民权利的位置要进一步凸显,公民权利要进一步受到政府的尊重,权力在权利面前要谦恭一些、卑微一些,进而,群众的利益要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体贴的呵护,而不是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