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收入分配不能避开矛盾点单腿走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堂吉伟德 职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推出已经接近两个月,记者了解到人社部和全国总工会已经展开实际行动。与外界期待的全面推进改革不同的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方式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比如在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下,改革将优先着手基层员工,而对于饱受诟病的央企高管收入则暂时搁置。(3月31日《济南日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作为一个宏观性、原则性和指导性的制度构架,如果离开了可供操作的具体细则,那么其就徒具“纸面意义”,其承载的民意诉求和改革目的就会落空。《意见》出台有些时日,但后续跟进举步维艰,如何实现《意见》所确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既需要智慧更检验勇气。

  收入分配改革应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却不是逃避矛盾和回避问题的借口。时下,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除了收入差距悬殊的结构性问题,还有体制内外福利形成的公平性问题。2011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健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收入分配的问题不是分配得少,而是分配得不均,差别太大。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大约在一千元左右,而国有控股公司的老总收入高达千万,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之间差距上万倍,已经超出了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而事实上,这样的差距在体制内同样存在。

  “限高增低保中”是《意见》确立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打破利益垄断,实现分配公平的必然要求。在天然的收入“鸿沟”面前,若没有结构性的整体调整共同发力,单腿走路就难以实现公平的目的。一方面,高低的差距已然形成,而要达到一个均衡点,就得朝一个共同点相向而行,而不是没有交叉的并行,这样高的恒高,低的恒低。近来年,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一直在增长,最低工资线不断调整,离退休人员保险金年年增加,但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倒进一步拉大,只增不减便是根本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分配改革必须破解既得利益禁锢,这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关键所在,若绕过这一核心问题,改革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正当性。

  现实已经生动表明,收入分配晚改不如早改,晚动不如早动,晚破不如早破,若让利益获得者继续坐大做强,“尾大不掉”不但会增加改革的难度,提高改革的成本,改革阻力将会进一步增大,其目的也更难以实现。

  收入分配结构的不理性,期盼和需要的正是理性的制度矫正。改革优先着手基层员工只是一方面,以央企高管收入为代表的高收入群体也不应成为“例外”。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由收入导致的民生焦虑,除了“患贫”之外,还有“患不均”的因素。如同一个人,单腿走路虽然也可以前进,但这样的失衡的状态非人之所愿,其安全系数也难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