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同捷科技与成飞集成重组求“双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为拓宽模具业务营销,重组合并后两公司将在汽车设计、样车研制、模具研发制造、汽车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等多方面强强联手。

  1月13日,停牌近三个月的成飞集成发布公告,公布酝酿已久的重组预案。预案中显示成飞集成拟支付不超过4340万元现金收购中科远东等21家企业以及雷雨成等36名自然人合计持有的同捷科技7%股权;同时拟向上述股东发行不超过3985.24万股收购同捷科技80.86%股权,发行价格12.58元/股。其意在拓宽模具业务营销。

  同捷科技,作为一家优质的拟上市后备企业,向资本市场迈进一直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但面对现在证监会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已多达880多家,已呈现严重的堰塞湖现象。同捷科技及时响应证监会鼓励中小企业尝试多种融资渠道的政策号召,另辟蹊径,力求通过重组的方式来进入资本市场,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通过另一种战略途径实现自身更快、更好的发展目标。

  此次成飞集成与同捷科技的重组预案也透露一个重要的讯息,经过内部资产重组后的同捷科技及其子公司将纳入成飞集成,主要从事汽车设计、样车试制及汽车模具制造业务。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此举可快速提升同捷科技的模具业务的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拓宽公司模具业务的营销网络,同时也能增强同捷原有汽车设计业务及样车试制业务的设计开发品质、规模及竞争力。

  而成飞集成将新增汽车设计及样车试制业务等一系列产业链前端业务,更早介入客户的整车新产品设计开发项目中,为其现有的模具业务及未来多元化扩张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平台。两公司合并后将在汽车设计、样车研制、模具研发制造、汽车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等多方面具备优势。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品牌效应的叠加,得到更广阔的市场认可,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此次重组是一次强强联合的合作。此举同时宣示中国将诞生一家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整车设计航母型企业。

  品牌背景

  同捷科技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设计公司,专注于向客户提供专业的汽车设计工程服务。业务主要包括汽车研发设计、样车制造以及汽车试验等专业技术服务,现公司业务范围亦延伸至汽车工装制造领域。

  成飞集成是国内知名的汽车模具制造商,主营业务为数控加工、汽车模具、车身零部件、锂电池、电源系统及配套产品等,控股股东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