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沙洲
特约记者 吴玲 罗永富
王华健在鸿鹤钳工岗位上工作近20年,从一名小钳工走到了今天的维修钳工“大师傅”岗位,其间他付出的不仅仅是青春、努力和血汗,更多的是一分对钳工岗位的热爱,对鸿鹤公司的热爱。他对记者说:“我父母是鸿鹤职工,我的根在鸿鹤,鸿鹤培养了我,我要用所学知识回报鸿鹤。”
首席技师的钳工天地
昊华鸿鹤公司首席技师评聘,在昊华总公司系统为首创。
“成为公司的首席技师后,不仅仅是担负起全公司范围内维修钳工的‘大师傅’角色”勇于解决难题,更要勇于带领其他兄弟们共同进步,齐心协力解决设备检修维护中疑难杂症,以回报公司的关怀、鼓励,感谢公司对于我这样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钳工给予如此高的荣誉。”2012年8月7日,在昊华鸿鹤公司首席技师评聘大会上,王华健从董事长、总经理谢学端手中接过“首席技师”大红聘书时一番肺腑之言给职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纸“首席技师”聘书不仅仅是对王华健近20年在钳工小天地中创造出人生大舞台的肯定,更多地是公司对其未来所承担的责任重担的期待。
不惧严寒徒手调试设备
王华健不仅仅善于克服钳工在检修设备时面临的各种困难,更勇于挑起新岗位的重担,2012年已经在公司生产中成为检修维护技术骨干的王华健在工作中对于每一个细节十分注重,每天他都要到生产现场巡回检查设备,为设备“把脉问诊”。
王华健去年开始主持精细分公司重点转机的日常监测、检查工作,每周都要按例行2到3次对关键转机设备进行振动、温度、电流、噪音等方面的检测记录,通过比较分析,在设备发生故障前,进行预防性检修;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通知生产厂组织检查检修,并在现场进行指导监督,保证检修质量,加快检修进度,降低备件消耗,减小检修工作量,杜绝安全环保扰民事故的发生。
2013年1月8日上午,当天的气温低至3度,记者发现在室外检测设备的王华健没有戴手套,用一双冷得通红的双手认真细致地检测设备。同事说,王华健不带手套的原因是徒手更灵活、测试机器的手感才能准确传递,以此保证机器数据的准确无误。
他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防微杜渐的工作方式使精细分公司2012年的检修费用大大降低,同时保证了生产的稳定长周期运行。
排障攻关的“排头兵”
为那些各种高难度的机器排除故障则是王华健的家常便饭,公司哪里出了大的机器故障,哪里就能看到王华健忙碌的身影,就像一名排障攻关的“排头兵”时刻准备着出现在最需要他的地方。
合成氨透平机不能正常运行,王华健通宵达旦参与检修,通过仔细观察、测试、查找资料,分析出止推盘不能回弹的故障原因,提出了关于平衡活塞、推力盘装配要点的独有见解,并与检修人员积极交流,在实际检修中亲自操作,最终使得透平机正常工作,合成氨得以满负荷运行。高速泵软启动不能启动,需要进行技术攻关。王华健主动请战,主持机械部分、高速泵体的检查确认工作,为排除故障确认控制点,并配合电器工班排除故障,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王华健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出精彩的人生,让小钳工坐上“首席”交椅成为技术工人的榜样。
爱读书善为师的“大师傅”
王华健身为公司的高级钳工技师并没有停下对知识的渴求、对技术知识的钻研,不仅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各类疑难杂症的维修经验,更善于把自己验证的知识、技术传授给其他钳工,使大家共同进步,提高公司的维修水平,以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行、生产的顺利进行。
王华健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工作后,他深深感到理论知识薄弱对于工作技术提升的限制,便又利用业余时间努力钻研学习专业知识,紧紧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公司高级技师的考聘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检修队伍中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在公司的中级钳工、高级钳工的考评工作中,王华健多次为公司钳工编写复习资料,进行考前辅导,被公司聘为化工检修钳工兼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王华健更是无私地将自己的检修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他参与公司转机设备技术交流,介绍经验,与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公司的整体检修维护水平;同时,他还积极主动地参与职业技术培训,先后参加了公司高级钳工和高级操作工职业鉴定的理论和技能的授课及考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