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保国
2008年以来,东风德纳车桥十堰部件厂着眼企业长远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围绕生产和发展两大主题,以QCDSM改善为重点,通过开展“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发挥队伍资源优势,提升了员工综合素质,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员工和企业发展“双赢”。
完善培训体系
形成特色培训新模式
4年来,十堰部件厂紧紧围绕员工素质提升规划,立足实际,结合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行“培训是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培训是缩短员工与岗位需求差距的手段”的培训理念。
在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中,工厂从建立组织机构入手,成立了工厂及各单位两级培训组织架构,组建了一支专兼职培训员队伍,从中选聘了一批优秀培训员为工厂内训师。同时,工厂对各项培训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先后修订完善了《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十堰部件厂外派培训管理》、《东风德纳车桥十堰部件厂新上岗人员培训管理》等制度,建立了图书室、电教室,搭建了远程学习培训平台,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员工结合自己实际,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方式,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到更多对自己工作有帮助的新知识。目前,通过几年的运作,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厂员工教育培训和班组建设的思路、制度、方法和管理体系,激活了企业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形成了部件特色的教育培训模式。
强化技能培训
构建人才培训新格局
4年来,十堰部件厂积极推行高管、中层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4个梯次全员素质提升培训模式,并将培训重心下移,把技能人员培训作为重中之重并纳入工厂重点规划、重点指导、重点发展。
一是将培训对象重心下移,着力提升技能人员水平。工厂把培训当作给员工的最大福利,除对一线员工实行ILU、OJT、一人多机、“一专多能”的岗位技能培训,还积极发挥关键、重点岗位带头人的作用,激励员工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体现自身价值。二是以校企联合办班为主导,促进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工厂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把关键岗位和重点岗位的优秀员工作为重点培养,借用东风公司高级技工学校的师资力量,分批次对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机电修人员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三是以赛代训,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推动岗位培训工作。为适应企业高效化管理和企业发展对员工的要求,工厂各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从未间断,广大员工本着“掌握一流技术,争创一流业绩”的愿望,刻苦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形成了紧跟形势不掉队、提高素质求发展的良好风气。
抓实“四新”教育
凸显全员培训新作为
4年来,十堰部件厂始终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训,关、重岗位人员重点培训”的原则,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四新”( 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新材料)知识,争当学习型员工。工厂多次组织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员工掌握工作技能的层次,掌握员工培训需求。4年来,全厂累计办班783期次,外派培训989人次,累计培训12.7万学时,人均达到207学时。
“现在,我们通过掌握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紧跟工厂发展的步伐,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了。”在今年东风商用车公司开展的第六届员工职业技能大赛现场,装备科维修工马汉明参加比赛后深有感触地说。
市场低潮,正是苦练内功、积蓄力量的良机,车桥部件人通过苦练内功提升综合实力,有信心有决心迎接挑战、迎难而上,走向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