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嗑药鸡”让洋快餐们百口莫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蔡梦藜 成都报道

  2012年12月18日,央视再度曝光山东一些养鸡场违规使用抗生素来养殖,并将鸡肉提供给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12月20日,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披露的最新调查情况显示,百胜集团于2010年、2011年委托第三方检测时就已收到供应商山东六和集团多批次鸡肉产品抗生素超标的报告,但未公开对具有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进行及时召回。被委托检测机构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是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无执法权但也未将检测不合格信息及时披露给执法部门。上海食安办副主任顾振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如相关单位的行为被查实,将会对其从严处理。

  洋快餐避嫌之原由

  本报在2012年12月10日报道的《“速成鸡”事件的另一种“呈堂证供”》中曾指出:肯德基等洋快餐实际上比国内大多数餐饮企业拥有更为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评估体系与检测检验体系。洋快餐缘何屡次中枪,除了其巨大的知名度也导致问题易被放大,也存在许多公众对其的误解。肯德基面对速成鸡事件,如积极与配合媒体和公众,甚至能够公式已有的相关检测报告以正视听,而不仅仅是一句解释,才是最好的正名方式。

  然而,遗憾的是,肯德基自速成鸡事件发酵以来,所做的澄清仅仅是在微博上发表短短的声明,并积极与山西粟海集团撇清关系。就此事,记者曾致电肯德基隶属的百胜餐饮中国事业部,但即使记者说明希望帮助肯德基澄清部分事实的来意,也均被告知不清楚应该找谁回答记者问题而遭挂断。不幸的是,速成鸡如今已发酵为嗑药鸡。现供应鸡肉给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企业通过媒体实地采访,已被清晰证明违规喂药。并且,有媒体爆料,肯德基在2010年和2011年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自检时即发现这家供应商提供的鸡肉原料抗生素超标。

  这使得肯德基对速成鸡事件三缄其口,且绝不公布检测报告,而是屡作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娇羞状的原因,似乎越来越清晰可见。、

  不过,此次肯德基仍表示“六和集团的表现可以接受”,同时仍积极在声明中与六和集团撇清关系。但是,公众认为这声明已显得越发含糊其辞。而且,尽管一再有声音要求肯德基公布其对于六和集团鸡肉原料的检测报告,但直至记者发稿时依然未公布。

  预警机制的欠缺

  此次“嗑药鸡”事件,除了食品生产企业,另一个被围攻对象的仍是相关执法部门。有媒体报道,称养鸡场的动物检验检疫“走过场”,甚至花钱就可以买到合格证书。然而,报道一出,相关部门即开始严查鸡肉药残,并表示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将依法严处。另外,据上海市药监所报告,该市今年抽检450件禽肉样品,19件抗生素超标,均已查处,未检出激素。

  对此,在重庆长期从事食品行业第三方服务的方先生指出:“这又是一个重视前端、不重视后端预警机制的典型案例。相关执法部门往往很注意资料是否齐全、标签是否规范、费用是否缴纳的单证问题。而抽检等工作却并不多,而且许多抽检会让企业自己送样,让企业有足够的空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十年前我国各地相关部门打击盗版的做法:在严打的几日内,各电脑商城的商贩均不把盗版光碟摆出来售卖,直到严打结束,相关媒体刊登“经过几日严打,我市未发现各大卖场销售盗版音像制品,未收缴一张盗版光碟”的消息,各电脑商城的盗版光碟又死灰复燃般大肆销售。

  为何相关部门的检查总是停留于形式主义,对此,方先生也指出:“我国执法部门同时也面临人力不足导致无法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的工作。举个例子说明,重庆市万州区有数千家食品生产及配套企业,而整个重庆市万州区质监局仅不足百名员工。执法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对此问题,长期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事消费品、食品检测技术与服务推广工作张先生介绍道:“丰田、家乐福、肯德基等国际大型企业在国外能保证良好的操守,而一旦到中国来发展就会变味,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的相关法规有漏洞,且无任何预警机制。”

  “商人总是追逐利益最大化,而中国的市场监管存在较大漏洞,这给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并作出一些有违法律和道德的事情提供了一定空间。”张先生介绍。“事实上,按照中国相关部门的说法,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与FDA这类政府机构也面临人手不足,他们很少一手负责检测认证、一手负责市场监管。但是,发达国家十分提倡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由非政府组织大量参与。”

  张先生介绍道:“这类非政府组织往往由个人、法律界人士、环保组织等组成,与政府与检测机构即独立又紧密合作。如著名的《加州65号提案》,很大一部分均由非政府组织提出并参与制定。这类非政府组织得到无数工商界人士、大型财团的赞助,长期在市场上与第三方检测机构配合从事抽样、检测等监管工作。一旦发现问题便会向FDA等部门通报并予以公示。

  “事实上,食品企业在美国要进行FDA注册,与在中国注册QS很类似,某些环节甚至还更为简便。但企业在美国的市场经营绝不敢轻易造次,这正是非政府组织起的作用。”张先生认为。

  通过记者调查,发现这类非政府组织不仅在国际上拥有很强的话语权,同时也积极参与到中国的环保事业中来。记者在十分著名的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官网发现,该组织于1997年在香港成立分部,并设立北京联络处,积极关注中国的环保事业。在2012年12月,该组织在其中文官网上还连续发布两篇文章,探讨中国大城市PM2.5超标可能带来的危害。同时,绿色和平组织的项目中亦关注农业种植严重依赖农业、化肥,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未知对食品和人体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

  势在必行

  张先生认为:“欧美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面面俱到,其中很大部分力量是依靠市场和民间。并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要妥善封堵食品安全监管的漏洞。假如积极完善预警机制,并通过宣传、补贴等方式大力推广民间组织参与进来,应该会起到不错的效果。”记者调查发现,在近几年,包括11月闭幕的中共十八大,中国政府也反复强调过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事实上,在食品安全领域,引入民间力量比上述行业更加容易,疗效更快。而且,“嗑药鸡”等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屡屡发生,让民众已搞不清楚自己吃进嘴里的每一道菜、每一碗饭是否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俨然已成社会不稳定的一种因素,这更显得监管机制的尽快完善势在必行。

  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关键在于落实》的文章中再次提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八字。而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无休止的揭露、争论,相关执法部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就像极了误国的空谈。但倘使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现成经验,通过落实好预警机制等完善市场监管,让危害国民的食品安全问题无处可逃,即显得相当之实干。毕竟,民以食为天,连吃进嘴里的东西都保证不了安全,兴邦又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