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这个当年在深圳捧着“铁饭碗”、拿着高工资的研究生,1992年辞职创业,1993年在深圳成立了研祥公司。如今,陈志列率领的研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特种计算机企业,连续多年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世界第三。
■ 马芳
今明两年,深圳的宇龙酷派、金蝶、研祥等企业将陆续迎来20周岁的“生日”。20年前,深圳掀起一股非常明显的创业和投资热潮,一批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来到深圳,20年后的现在,这批当年的年轻人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就是其中的一位。
年轻工程师被“卷下海”
1990年,27岁的陈志列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航空工业设计院下属公司工作。一年后,他被单位派遣到深圳开展业务。
陈志列祖籍无锡,成长于东北,父亲是技术人员,家人对他选择理科、成为当时少有的硕士研究生、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稳定工作感到很满意。然而,他的人生轨迹却在1992年的深圳发生了重大改变。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吸引了一批下海创业者。
“1992年下半年,深圳掀起一股明显的创业和投资热潮。据我了解,这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十多年以来的最大创业热潮。”谈及这股创业热潮,陈志列讲起了一次特别的饭局:有一次与很熟的同学、朋友吃饭,结果在座的6个人中5个人都拿出了新名片,头衔都是董事长、总经理,原来大家都下海创业了。
这一次,大家谈得最多的话题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这些比陈志列更早来到深圳的朋友们也对他说:“陈志列你不比我们差啊,你也创业吧?”
经过几个月的深思熟虑,陈志列彻底被深圳激情创业的浪潮 “卷”下了海。尽管当时家人反对他年纪轻轻辞掉公职创业,但几年后,陈志列证明了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科学的春天”改变少年命运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全国科学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有6000人出席,是我国科学史上的空前盛会。
新中国迎来了科学事业的春天,也对15岁的陈志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时,陈志列正在沈阳读初中三年级下学期,面临着进入高中后选学科的问题,由于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原本还在选学科上有不同看法的家人迅速统一意见:选理科。
当时,陈志列文科、理科都不错,但更为热爱文学,学校里最大的黑板报上每期都会有他填的词。陈志列后来回忆说:“如果没有1978年这个科学的春天,我现在可能也就是个过气诗人或作家。如果没有1992年‘春天的故事’,我现在可能还在科研院所里当个工程师,喝喝茶看看报,做个‘宅男’。”
2009年10月1日,陈志列在天安门观礼台见证了建国60周年庆典,感慨道:“我们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60年代生人,又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无疑是幸运的。”
20年工程师成长为知名企业家
如今,陈志列也即将迈入“知天命”之年。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他从年轻的工程师成长为知名企业的“掌舵人”,也与深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93年,陈志列在深圳注册了研祥机电实业有限公司,从事嵌入式产品代理销售和技术开发。他说,当时五个研究生一起创业,就把公司称为“研究生的发祥地”,所以公司名字就叫“研祥”。
1994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本土高新技术企业。1994年底,深圳市政府还组织统计局、科技局等七部门评选“深圳市50强民办科技企业”,研祥赫然在列,这也是年轻的研祥第一次获得来自深圳市政府部门的肯定。
次年,研祥又被评为“广东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这两份在企业“婴儿期”便早早到来的荣誉使研祥团队信心倍增,一路高歌猛进,到今日已经成长为特种计算机行业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巨无霸”,由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EVOC”品牌,已经成为行业知名和领先品牌。
陈志列说,研祥特种计算机业务已发展了将近20年,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各个行业转型升级给研祥带来了很多市场机遇,研祥一直在快马加鞭向前发展,每年都取得进一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