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0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千亿毛皮产业
隐藏危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曾今,养几只水貂和貉子,就能让村里的两位老人一年衣食无忧;建一个养殖场,就能吸纳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这种好光景似乎要离我们远去了。

  据记者调查,随着近几年毛皮市场行情看好,许多省份特别是有养殖基础的县乡,正在加速扩大毛皮动物养殖规模,但由于发展速度过快,以及养殖技术水平落后和市场培育不完善,毛皮产业隐藏着危机。

  全球最大

  毛皮生产和消费国

  来自毛皮行业协会的数字是,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毛皮及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579亿元,但业内人士近日对记者表示,“实际上,恐怕已经突破千亿元”。

  这意味着,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毛皮动物(狐、貉、貂、獭兔)养殖与裘皮的加工大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毛皮消费国。

  据国际毛皮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付彦山介绍,在全球金融危机、传统行业市场趋于疲软的背景下,毛皮行业一枝独秀,2011年全球的毛皮销售依然达到150亿美元,保持了7%的年度增长率,仅中国市场就占全球毛皮销售总额的1/4。

  报告介绍,目前,我国的毛皮动物养殖区分散、地域跨度大。养殖区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江苏、内蒙古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养殖区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北、黑龙江与吉林境内,毛皮产业从业人员近700万人。我国毛皮服装出口量排在前9位的国家及地区分别是俄罗斯联邦、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土耳,俄罗斯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市场。

  产业快速扩张隐藏危机

  中国毛皮重地浙江省余姚市2011年裘皮服装服饰交易量占全球交易总量的1/7,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水貂皮服饰交易集散地。目前,以余姚市朗霞街道为中心的地区已有裘皮服装服饰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加工水貂皮300万张,占全国总量的1/4以上,产值销售超15亿元。

  不过,据《中国毛皮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介绍,我国毛皮产业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养殖规模可控性弱、养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皮张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国家政策的投资和扶持等,交易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价格波动较大。

  据河北秋豪集团养殖场一位负责人介绍,今年每张貉子皮可卖500元左右,每只貉子养殖成本超过200元。但如果养殖过程出现问题,皮子质量不好,也有不赚钱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日趋兴起的“反皮草运动”也给毛皮产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行动亚洲等多家动物组织多次表示,皮草不是为了维持生存或营养所需,也不是真正为了维持一个人的生命与温暖所需。

  (摘自《一财网》 章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