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面有4条巷道,这在煤炭开采中实为罕见。近日,安徽淮北矿业袁庄矿在开采9个多月结束的622工作面夹缝中“抠煤”4万余吨,使煤炭资源“颗粒归仓”,实现了首次工作面多巷道安全开采。
“622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不仅断层多,局部顶板破碎,而且增加了两条巷道,开采难度很大。”担负着开采该工作面的采煤二区区长林明节告诉笔者。
622工作面走向300米,倾向(工作面长度)180米,该面开采“疑难杂症”较多。去年12月该面正式开采,开采3个多月后,出现了异常——工作面两头遇到各40余米宽的“煤柱”,出于安全考虑,原采面留下不采的部分。如何安全开采“煤柱”,让煤炭资源“颗粒归仓”?该矿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对“煤柱”进行了安全可采性科学论证,并实施了“四巷”开采法,即在原风、机巷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抬高风巷和一个降低机巷,首次尝试“多巷”开采。
据该矿技术人员介绍,增加两条巷道虽然给安全、人力、投入方面带来隐患和负担,但为多回收煤炭资源和“煤柱”开采经验积累是利大于弊的。
为实现安全开采,该矿在加强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同时,抽调人员成立了“巷道维护队”,对增加的两条巷道进行“轮番式”维护,有效解决了“前修后垮”巷道压力大的问题,保证了后路畅通。另一方面加大整个工作面的安全监督力度,通过采取“重点盯、走动查、环节防”的方法,使隐患“无处藏身”,密织了一道疏而不漏的“安全监护网”。“我头一次遇到采煤工作面这么多的巷道,就跟‘迷宫’似的,不仅风、机巷多,还有联巷,修护队的工作量一下增加了一倍多,而且巷道压力还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压力,交了一份满意答卷。”负责该面巷道维护的采煤二区修护队队长任伟如是说。
经过9个多月的开采,622工作面不仅在工程质量上保持了优良品,而且实现了零工伤,同时,得到了淮北矿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检查组的好评,开采画上了圆满句号,为以后类此工作面开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陈贤云 崔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