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是俺全家十一黄金周在北京天安门的合影。”62岁的老纪指着影集上的照片笑得和照片上一样灿烂。
老纪名叫纪玉海,是山东能源肥矿集团原国庄矿的一名退休职工。说起现在的生活,老纪的满足和幸福溢于言表。
从要饭娃到当工人
“俺从小父亲病故,母亲拉扯着我们兄妹几个东一口西一口靠要饭长大,那时候最大的心愿是吃一顿饱饭。”提起往事,老纪直皱眉头。
他的老伴孙秀莲接着话茬说:“俺家老头是个苦命的孩,靠要饭长大,后来当兵入伍,在部队入的党。退伍后分配到矿务局(肥城)国庄矿工作,成了国家正式工人。”
“那个年代当上工人是多难、多光荣的事啊!我们镇上就我一个人。”老纪边说边拍胸脯。
“当年,镇上在大喇叭上广播,让我到县里报到,要不我能有今天?”老纪激动地说。
三次搬家
参加工作后,赶上国家农转非政策,老纪的妻子儿女跟着他也转成非农业户口来到了矿上。
“刚到矿上时,住房紧张,俺们一家5口住在20多平米的房子里,放上两张床就挤得满满的,关键是孩子越来越大,不方便了。”老纪无奈地说。
后来,矿上分给了老纪一套70多平方米的楼房。
“头一次住上楼房,心里那个敞亮啊!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房间,暖气热乎乎的,感觉就跟城里人一样!”说起第一次住楼房的感觉,老纪感到特满足、特幸福。
“儿子结婚后,俺又在肥城买了这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三室两厅的,家具家电都是时兴的,这台液晶电视是今年刚买的。”老纪的老伴边说边带着笔者参观。
临近中午,老纪9岁的孙女回家了。
“奶奶,我饿了,做好饭了吗?”
“做好了!快去洗手。”
祖孙两代人的对话充溢着浓浓亲情。
没想到俺也能领到退休金
根据上级政策,今年肥矿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企业工作的“家属工”统一办理了城镇集体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现在俺每月领601块钱的养老金。真没想到俺们这些家属工也能领到养老金。”孙秀莲惊喜地说。
平日里,老纪和老伴和邻居们打打牌,聊聊天。清晨,老两口坚持去公园晨练。每月,儿女们和老人团聚一次,尽享天伦之乐。
“小时候受苦受穷,现在吃、穿、住不愁,儿女孝顺,还经常出去旅游,日子越过越滋润,越得劲啊!”老纪感慨地说。
(冯守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