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铁定7.5%的经济增长目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刘学智 资深媒体人

  今年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完毕,市场方面对经济已企稳回暖蛙声一片。从2012年最后两个月看,今年实现政府7.5%的经济增长目标,已经铁定。

  现状永远只有一个,但观察和分析的角度和长短期限却有不同。从短期来看,反对乐观理由并不充分。然从中期看,若不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不可能转入长期均衡的增长周期。

  近期看,软着陆似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新的宏观经济增长动力认识共识是,短期看需求、中长期看供给。不同周期下,经济增长的动力完全不同。

  总体来看,经济持续走低是一个既符合实际又符合预期的结果,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增长潜力的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济失衡的影响。

  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和积极的变化,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和消极的因素,政策决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看到经济触底回升的可能增加的同时,更不应忽视下行风险。

  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来看,稳定和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不在供给,而在需求;不在价格,而在市场;不在国内,而在国外。

  对企业来说,软着陆的影响都具体表现在,原来一个项目那么多钱,两年投资投下去了,现在变成三年,增长速度就下降了1/3;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企业,得把有些项目砍掉一些,包括政府和企业,有些项目原来计划做的就不能做了,有些企业甚至会倒闭破产。

  从公布的三季度统计数据看,除外贸出口数据外,经济企稳更多源于发改委前期“稳增长”批发项目形成。而从中期以上角度观察和分析,中国的“三去一降”也即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和降低企业高负债率,将使过去的中国经济部门规模扩张呈反向运行。

  从政府的“保增长”到今年的“稳增长”表明,目前的企稳均是暂时的、不能持久的。接下来,2013年中国经济势必有以下几件经济大事件顺理成章地出现:一是增发国债。二是地方政府出售地方国企、基建项目全面引入民资,以维持GDP增长和项目不停工。三是全面减税。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比如今年国庆八天长假一项高速公路免费政策,让中国的高速公路变成了停车场,几乎所有景点都爆棚。这让国内和国际上有眼力看多、做空的人都极为惊诧。它清晰表明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魔力,全因政策的限制和抑制在潜力状态。只要政策放松、放宽就会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