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腐败问题 不能再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安邦咨询/文

  谈起国企改革,中国近两年的舆论环境在不断弱化、淡化。据安邦研究人员了解,在国内的决策部门,对国企是否应该深化改革都存在争议。然而,从频繁曝光的国企违规及腐败案件来看,国企改革已经没有多少退路。

  今年6月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称,金融系统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中国携款潜逃的重灾区。相关调查显示,外逃贪官中,金融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占87.5%,其他部门约占12.5%。金融系统和国企不仅贪官跑路多,卷走的金额更加惊人。根据常识,已经暴露的国企腐败事件以及被抓的国企高管事件,只是问题的很小一部分,还有更多的腐败案潜藏在水面之下。

  我们要警告的是,从国企腐败问题的程度来看,如果再不进行改革,国企的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

  上述国企高管腐败的事实显示,国有企业的体制性问题已经很严重。如果不果断进行改革,问题只能是继续恶化。在安邦的研究人员看来,国企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已没有疑问,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国企体制不变的情况下,找到能被各方接受的改革路径。

  安邦研究团队对于国企改革曾提出一个构想:中国可以通过成立共同基金的方式来深化国企改革。基本思路是由政府部门以国有资产为主发起成立共同基金,同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共同基金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投资各种类型的企业。在共同基金模式之下,国有企业的企业属性和资产属性被分离,今后政府管理的是国有资产而不是国有企业。而国有资产以基金形态出现,会减少其所有制属性,而增强其市场化属性。

  由于共同基金模式并不改变国有资产的所有制属性,也不颠覆现有的存量国企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并不改变过去格局之下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完全有可能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获得各方的认同和默许。

  最终分析结论:

  我们要警告的是,从国企腐败问题的程度来看,如果再不进行改革,国企的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而以成立共同基金的方式推动国企深化改革,在中国有现实的可行性,同时还助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