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长远
清宫御用400年,好酒源自古矿泉。文化遗产底蕴厚,关东名酒大泉源。
提起大泉源酒,不仅在东北地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甚至在全国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据史料记载:1918年,东北王张作霖到通化县巡察,在喝过大泉源酒后,当即赞不绝口,称其此乃“关东王酒”,并把大泉源酒作为大帅府用酒。民族英雄杨靖宇率抗联与日寇作战取得胜利后,乡亲们就用大泉源酒慰问战士们,为战士们御寒杀敌,被视为绝佳珍品。
那么,大泉源酒有着哪些鲜为人知之秘呢?
建国后,国家领导人董必武、彭真、胡耀邦、邓小平、江泽民等相继来到通化市视察工作,在品尝过大泉源酒后,都给予了题词赞誉,可见大泉源酒品质之佳。记者在挖掘东北酒文化的采访中,对享誉400年的大泉源酒有了深刻的认识。从史记中得知,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16年将大泉源酒的烧锅定为“御用烧锅”。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时,皆征调大泉源酒作为御用酒。清光绪十年,御用烧锅被扩建成宝泉涌酒坊,直至解放后成为通化国有酒厂。
2004年,老酒企进行了全面改制,企业在更新现代化设备、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培育自己的酒文化,不惜投入巨资将企业的酒文化融入到品牌战略中。记者曾对其进行过相关报道:“2007年9月12日上午,吉林省大泉源酒业举行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泉源酒酿造技艺,第六批省级文保护单位——大泉源清宝泉涌酒标志碑揭碑仪式”。大泉源宝泉涌酒坊经国家文物部门考古发掘,出土了完整的古代酿酒遗址。通过专家考证鉴定,该遗址为明末清初遗存,把大泉源起源确定于公元1616年。因此,宝泉涌酒坊被批准为吉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大泉源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吉林省第一家获省级“双遗产”殊荣的白酒企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泉源酒历经十几代人的薪火传承,始终坚持古井矿泉、纯粮酿造、固态发酵、酒海贮藏的传统酿造工艺,是国内唯一用文物酒海贮藏的原生态纯粮酒。其产品先后荣获“黄河以北九省市白酒评比第一名”、“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金奖”、“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吉林名牌”、“吉林著名商标” 、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企业曾先后被授予“中国酒文化百强企业、中华老字号、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工业旅游景区、吉林省青年十强品牌企业、文物木制酒海数量之最——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等多项桂冠。企业在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大泉源酒业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产品品质,面对白酒市场激烈竞争的大潮,该公司新研制开发生产了“大泉源百年”星级系列、“酒海酒”星级系列等新产品,保持了大泉源酒口味清香醇正,绵甜柔和,不刺喉,不上头的特点。以“老品牌、高品位、新感觉”再次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大泉源酒业现已形成高、中、低三个档次,清香、兼香和浓香三个香型,几十个品种的产品格局,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
2008年,大泉源酒被《闯关东》剧组选中,随着《闯关东》电视剧在全国各大媒体热播,使大泉源酒家喻户晓。慕名前来参观者甚多。据悉,大泉源酒业成为新兴的工业旅游景点后,每年接待各地游客5000余人次。
吉林大泉源在创新发展、不断追求下,展示着东北酒文化独有的风采。“大泉源”牌白酒,早在300多年前就以其优质的水源,独特的酿造工艺和贮存方式赢得了老百姓的味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大泉源酒也因此远近闻名。可以说,大泉源酒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革。从明末清初女真部落的烧锅,到被努尔哈赤钦定为御酒,直至被清朝历代皇帝将大泉源烧锅酒纳为贡品,最后再到 “关东第一烧”,大泉源酒承载着厚重的关东酒文化之精华。目前,大泉源酒业已成为东北白酒劲旅中之领军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