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兴农富民 合作同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来自广东省南雄市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报道

  经过大胆的摸索与实践,南雄市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烟农专业合作社之路,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兴农富民之路。南雄特色,实践出的是经验,引发出的是思考,带来的将会是更多的成功与喜悦。

  □ 本报记者 何牧 通讯员 从安 罗静

  交口称赞的喜人景象

  连片千亩黄烟郁郁葱葱,一股特有的烟香扑鼻而来,数十间新式别致的现代烤房机声隆隆,人声鼎沸,一番丰收喜人景象。

  这是被誉为中国黄烟之乡的广东韶关南雄市黄坑镇公路两边的盛景。在这盛景的背后,更演绎着烟农合作社新鲜而生动的故事。

  不久前,记者在位于湖口镇文化中心的湖口基地单元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大门口看到了一张贴出的启事:“各位烟农:一年一度的烟叶收购工作即将开始。考虑到农时忙、劳力不足等困难,为使大家及时将烤好的烟叶进行分级扎把,并及时交售,我合作社成立了专业分级队,可下乡为大家进行分级扎把。我社专业分级队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能保质、保量、及时地对待售烟叶进行分级扎把。如有需要的烟农请及时和湖口综合服务合作社联系。联系人:何衍辉。联系电话:150xxxxxxxx。”

  “合作社又回来了!”本报记者来到南雄采访当地烟叶种植状况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听到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兴农富民,合作同行。自1844年“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诞生以来,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就一直传承。纵观合作社160多年的发展历史,能够传承下来并影响深远的合作社含义主要是: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来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自治组织。具体到中国,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眼前的南雄,正是这么一种规范而充满生机的合作社,它甚至被一些地方作为烟叶种植的生产样本。

  “合作社让我们地区的烟业重现生机。合作社采取“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方式运作。对于需要我们自己完成的工作,合作社统一安排,比如统一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统一组织生产物资、统一标准化生产。对于需要接受专业化服务的项目,比如统一购买烟苗、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烘烤等,也是由合作社出面来联系。”沈明辉说,眼似眯成一条线,心里的喜悦甚是难掩。

  沈明辉是黄坑镇上象村烟农,是一个种烟20多年的老烟农了。2009年10月,在烟草公司的引导下,他联合村里的5位烟农,成立了烟农专业合作社,他被推举为社长。

  “以前都向往城里人,现在城里人也跑到我们这里来种烟了。守着金土地,还有合作社的运作,更觉生意十拿九稳。”种烟151亩的湖口社员陈伦裕,讲起眼前的“烟事”,更有些神色飘荡。据他说,一位叫朱学峰的商人,从城里到乡下种烟320亩,并请合作社统一管理。陈伦裕的脸上洋溢着自豪。“这在过去,那是简直想象不到的!”

  “南雄有种烟的传统,种烟成了养家糊口的手段。”这是烟农赖日生坚持种烟这么多年的原因。但是前几年他差点放弃种烟。“种烟很累,风险也大。我年纪大了,真干不了了。”赖日生说。“现在合作社来了,我们像是得到了可以依赖的帮手。只要有赚头,我们出钱、出力都值得!”

  水口基地单元合作社的邱化辉,种烟种了多年,也只是在最近几年,才真正体会到大实惠。“合作化以后,减少了劳动力。现在技术上有了保障,分工细,烘烤更科学,烟农纯利的增加,那是自然的事哦!”邱化辉的故事最具体对比性。有一次,他在土灶烘烤时,由于技术落后,翻烤时不注意,使烟叶燃烧起来,差点把整个房屋给烧掉了。“以合作社的设备与技术水准,以前那种笨事再也不会有了!”

  说起合作社的源起,烟农们似有道不完的话、讲不尽的故事。其间的长吁短叹、欢声笑语,交杂着亲身劳作的心灵体味,甚是动人和真切。

  南雄市已有300多年的种烟历史,年产烟叶占据广东全省“半壁江山”。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发展面临着农村劳力转移、“农民洗脚上田”、土地流转缓慢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地经济发展。此外,由于烟路、烟水等配套工程的不到位,很多烟田由最适宜种烟的紫色土旱坡地转移到了宜稻田;而近年来随着烟叶在烟粮比价中优势越来越小,稳定宜稻田的烟叶种植规模也受到很大的挑战。

  烟农的出路在哪里?南雄市的烟草业到底该如何发展?这些紧迫的社会、经济问题,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思索。用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本良的话来说,南雄烟草业的经营现状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时候了。

  也只是因为合作社的“降临”,南雄的烟叶和烟农,才有了如今交口称赞的局面。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中国现有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并不仅限于南雄市,并且一般都组建于最近数年间。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在这期间快速增长呢?”熟悉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人会说,它受益于国家政策及烟草行业扶持,受益于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除了这些,南雄市的合作社,更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在土地上的实践和智慧,引来业界尤为瞩目的目光。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烟草合作社的建设,是在农业部的大力推动下进行的。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2007年7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发展烟叶专业化服务组织和烟农互助合作组织,并进一步提出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模式,以烟农为主体,总结完善“烟草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2009年,国家局提出“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培育一批种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尊重烟农主体地位,发展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形成与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

  正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南雄市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开始兴起,并逐渐壮大规模。以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2009年,南雄市被国家局列为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单位。也是在这一年,南雄市成立了由时任市长许志新(现任南雄市市委书记)任组长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土部门牵头筹集和安排专项土地整治资金,再由烟草部门出一部分资金,对全市的部分宜烟紫色土旱坡地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土地全部用于基本烟田规划。

  南雄市的合作社被划分为6个基地单元。按照每个基地单元至少成立一个综合服务社的要求,该市于2009年成立了湖口和水口两个综合服务社,2010年成立了黄坑、古市、乌迳和雄州4个综合服务社。目前,南雄市共有6个综合服务社,共217名社员,下设5个专业队,为烟农提供机耕、育苗、植保、烘烤和分级专业化服务。

  合作社成立之初,烟农对合作社的概念非常模糊,态度满是不解。“又搞合作社?怕又是吃大锅饭哟!搞什么搞、这咋个搞得好!”处处都有烟农们的质疑声。

  面对来自烟农们的众多的不信任,甚至管理部门的少许人员,在私下也有些疑虑和担心:“合作社,搞起来,怕是难搞哟!”

  “烟农得不到好处的事决不做。要让烟农们从合作社得到利益,得到好处,看到希望,才能提高烟农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烟农加入合作社,决不能搞强制行为。要让烟农加入合作社的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及有关部门,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于是,合作社的组建,坚定地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并实行“统一分工管理、统一资产管理、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核算收支”的方式经营。

  “的确得承认,最初加入合作社的部分烟农,只是抱着试一试或者说是观望的态度来的。”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有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但这一试,即试出了成效,试出了前景,让更多的烟农看到了成功。”于是,越来越多的烟农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寻求更大的发展前景。

  南雄市的烟农合作社是按照基地单元建设要求在烟站的组织推动下成立的。特别是在成立之初,南雄市烟草公司不断组织烟农合作社班子成员到河南、云南等全国各地参观考察学习,很快,经过这2~3年的发展,在一系列宣传、培训、服务的带动下,烟农对合作社的认识不断加深。尤其是近两年来,南雄市委市政府和烟草公司的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并对社员实行专业化服务价格优惠鼓励烟农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的成员都是由一些精明干练、经验老到的种烟能人组成,他们优化分配、科学使用烟草公司出资购买的拖拉机、播种机、烟苗剪叶机、施肥机等农机设备,从机耕、育苗、移栽、植保、烘烤和分级等6个方面为烟农的黄烟种植服务。合作社通过与烟农签订协议,为烟农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劳力服务,把烟农从以往强度大、费时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运作数年来,广大烟农尤其是种烟大户从中享受到了专业合作社服务所带来的实惠。

  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本良介绍说:“南雄的专业合作社实行双层经营的模式,也就是在烟叶的种植环节由两个合作社来共同完成。烟叶种植合作社主要行使的是对土地的管理职能,而专业化的服务则由技术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来完成。”

  合作社给烟草种植和烟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合作社社员、种烟大户丘道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农村经济作物主要是种植辣椒、花生,而且仅限于自给自足,并未带来多少经济收益。因此,农村土地特别是坡地荒化严重。在南雄市政府和市烟草公司、烟站的政策鼓动宣传下,自己有了认识,坚定了信心,于是加入到合作社中去。从此之后,合作社大大带动了生产。合作社的专业服务队利用农闲修路,疏通沟渠,并深入各村宣传、考察指点、培训、座谈、宣传政策,让烟农看到了清晰的生产环节,技术也得到有力保障。

  “希望引发激情,利益带来动力。”丘道才说。在看到自己加入合作社并获得较大成功之后,以前在外打工的其哥嫂,现在也争取到20亩地,热情地加入到种烟队伍中来。

  合作社社员陈礼胜,如今种了53亩烟叶。他坦承,在合作社成立之前,烟农的经营并不好过,其中租地难、请人难、分级难,技术也制约了一少部分烟农。这些,让很多烟农不能、不敢大举作为。而现在,“合作社改变了旧有的状况,一人做不到的事,合人可以做到。咋个不好办?”他说。烟农依赖于合作社,实力和规模都上去了,技术、质量有了保障,改变了以前靠天吃饭的状况。“以前同样是守着土地吃饭,可一点没有生机。直到今天合作社的成立,才让我真正体会到金土地的意义!”

  在政府的号召、支持下,南雄市的烟农充分利用烟草行业建设的烟田基础设施,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烟叶生产经营为主线,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使烟叶生产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的合作发展之路。而与此同时,到南雄采访的各路媒体接踵而至,他们希望探索那传说中渐成一体的“南雄特色”,并将破解后的“南雄特色”介绍到更宽广的其他种烟地区。

  南雄特色,实践出的是经验,引发出的是思考,带来的将会是更多的成功与喜悦。

  

  令人瞩目的南雄特色

  

  南雄的烟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如何产生、运行、服务和管理的?有什么特色?南雄的合作社到底是啥模式?何以能引起各方普遍的关注?

  据记者在南雄市数日的蹲点采访,终于了解到其合作社的运作方式与特点。而这也正是全国其他烟草种植地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要点。

  南雄市烟叶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机构主要由理事会、监事会、财务人员和专业队队长组成。由于该市合作社80%以上是由烟农组织,合作社管理人员(除财务人员)主要是经烟农选举产生的。这些管理人员,尤其是合作社的领头人——理事长,主要为40~55岁人员,文化程度不高。针对这样的情况,今年,南雄烟草公司联合与当地政府,对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指导。改变烟叶技术协管员管理模式,对条件成熟的片区不设置协管员,原协管员可以通过综合服务社招聘成为合作社社员;选举管理人员,包括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以及确定会计和出纳。

  在组建合作社社员,南雄市也有自己的作法。它规定社员需是服从烟站管理、做事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工作能力强的烟农;同意以现金形式入股,股金全部存入合作社对公账户统一管理,作为合作社管理和开展专业化服务的启动资金;同意接受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并缴纳服务费用。

  此外,成立了5个专业队,由烟站与理事会、监事会共同从社员当中挑选熟练掌握机耕、育苗、植保、烘烤和分级业务、有组织管理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分别作为五个专业队队长。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可兼任专业队队长。专业队主要针对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技术要求高、作业质量较差的环节,统一提供专业化服务。

  与此同时,大力加强服务设施配套。加大对烟区水利工程、烤房、机耕道等硬件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烤烟生产基础配套设施,为基地旱涝保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到2011年止,该市的密集烤房建设数量共5285座。并且,烤房建设与产权、使用权的确立也一并进行。全市的5285座密集烤房中,产权和使用权归村委会的有580座;产权归村委会、使用权归农户的有1356座(在烤房建设过程中出资部分配套资金的农户);产权和使用权归农户的有3349座。产权和使用权的确立,让烟农更有种烟的信心和动力。

  专业化服务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招聘专业队员:由签订协议的社员每家派出至少一名以上的劳动力作为专业队队员。再由烟站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合格后录取。租用固定资产:合作社通过租用的形式从产权者手中获取育苗工场和密集烤房的经营权,其中育苗工场的租金为3-5元/亩。专业化服务:按照《南雄市综合服务社专业化服务管理运行指南》要求,开展专业化服务,并做好相关专业化服务工作记录。

  为了保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质量,在专业化服务结束后,首先通过烟站初审、公司生产部门抽查的方式,对专业化服务质量、服务面积、烟农满意度等进行监督考核。根据验收评价结果进行差额补贴,既发挥了烟草补贴费用的监管作用,又保障了关键技术的落实到位率。

  定价与盈余分配机制直接关系到烟农的切身利益。南雄合作社由烟站、理事会、监事会、专业队长和当地政府共同调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讨论五项专业化服务收费标准和服务范围,经过公示无异议后,再以社员大会举手表决的形式通过。

  在盈余分配机制方面,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收入和公司补贴金额扣除成本后的利润,按照相关规则分配。

  在合作社的推进过程中,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给予烟农大力的扶持政策,免费供应生产物资给合作社。通过扶持补贴降低了合作社生产成本,以比市场价优惠的服务价格收取烟农服务费,使烟农广受益。同时,在标准化示范片以及种烟大户的补贴中考虑到了专业化服务补贴。

  南雄市合作社成功解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实现统一服务、集约经营,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合作社充分吸收种植大户的优势资源,组建专业服务队提供专业化服务,有效利用了土地、劳动力、种植技术、设施设备等资源,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烟农收入。在烤烟收购量和烟叶种植面积逐步增加的同时,涌现了一大批专业从事烟叶生产的行家里手。当这种联合像滚雪球般发展起来后,量变带来了质变。

  “在南雄市的紫色土旱坡地上实现规模化种植,曾经是我的一个梦想。现在,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最重要的是,它给烟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利益。”望着坡地上成片繁茂的烟叶,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本良甚有感触。

  据介绍,南雄市下一步将坚持“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着力提高烟草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在主攻烟叶质量的同时,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有效整合农村土地,加快土地流转,改善耕作条件,增强机耕效能。

  尽管南雄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已经开展了3年的时间,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用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本良的话来说,南雄的烟农专业合作社才只是起步。他们期望在下一步的烟草种植中,创造更多的成就。这,不仅仅体现于收益,还在于实践上无可争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