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时讲安全,始终把职工安全放在心上,成为一名职工信服的安全“指挥官”;他处处为安全,严抓细管,铁面无私,织牢了班组的“安全网”,成为全矿安全班组的“排头兵”。他,就是在今年以来在全矿每季一次的 “安全班组竞赛活动”中,连续3次捧回 “安全班组”奖牌的淮北矿业祁南矿掘进五区一队二班班长张亚平。在祁南矿,他的班组管理“三字经”,撑起了班组安全标杆。
“话”——安全“婆婆嘴”
无论是班前班后会,还是和工友们聊天谈心,张亚平每天讲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安全”。有的工友开玩笑地讲:“班长,你天天讲安全,我们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张亚平也笑着说:“是吗?这样才更好呢,安全就得天天讲,讲多了,大家的安全意识也强了,咱班的安全才更有保证。”张亚平还经常把职工行为操作不规范而发生的事故案例和身边存在的隐患相结合,教育职工规范安全操作行为。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班组员工“安全第一”的意识得到了不断增强。一次,两名职工在腰帮过顶时,有一名职工顶未填实,另一名职工主动告诉他:“张班长的叮嘱不能忘了,他讲的都是为了防止万一。”
“细”——管理“铁面孔”
细,就是抓细节。在安全检查上,张亚平更是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细小环节。在今年5月施工的7143风巷时,由于顶板压力大,再加上迎头淋水,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职工心情稍有放松,就会出现隐患。对此,张亚平细查隐患,严把安全关。一次夜班,他在班中检查时发现迎头工李进,棚顶未填实,要求他拆开锚网重新填实。李进认为就一处没填实再拆开锚网去填太费工,张班长坚持说:“费工也得拆,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胡!”说完,张班长走向前,动手拆开了锚网。
“严”——处罚“无情面”
在安全教育上,张亚平有一张“婆婆嘴”。在安全管理中,张亚平也是一位不讲情面的“铁包公”,对待违章一视同仁、绝不姑息。一次,一位副班长在跟班中,当班在没有前移前探梁和没有规范使用防片帮网的情况下,仍带着职工在迎头抢进尺。张亚平看到后,当即让当班停止生产,及时整改,并对当班班长提出严肃批评并给予相应处罚。到了地面,张亚平又找到这位副班长,与他谈起心里话:“这一帮兄弟跟俺干,如果谁出了事故,你心里怎么对得待起俺这帮兄弟?再说,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许多事故都是因为轻视造成的,只有时刻做好防范,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一席推心置腹的话让这位副班长心悦诚服。后来,该副班长主动向区队领导和班组职工作了自我检讨。
一份坚守一份执着,赢得干群的广泛赞誉。今年以来,在全矿开展的每月一次的优秀“安全明星”评比活动中,他月月榜上有名,不仅成为全矿响当当的一名“安全明星”,还带出一个安全“红班组”。(蒋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