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技能”正亮剑,沙场“青工”秋点兵。进入九月份“青年学习月”以来,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矿青工学理论、钻业务,比技术、赛业务,备战集团公司、矿两级青工技术比武,用行动掀起了青工技能“天天向上”的热潮。
实操“强人”转型理论
“大拿”中
机修厂员工吕勇敢干钳工活儿可是一把好手,经他手加工出的工件该平的平、该直的直,角度、成型都好得没话说,不过他没接受过钳工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理论是他的一大“硬伤”,前两届青工技术比武的历史最好成绩都仅为三等奖,冲冠未果就源于此。为此,吕勇敢特意制定了强化理论的个人技能训练计划,他把“每日一题”内容当作“备战宝典”,每天花10分钟到半小时来钻研、复习,定期和班里的成员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理论。现在,他的“每日一题”抽考成绩从70多分一路稳步提升,直逼90分大关。
汽机专业“巾帼花”不让须眉
光是开关沉重的阀门,对男性汽机司机来说都是一项挺费力的活儿,此外,还要随时监控运行状况,迅速判断、正确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在汽机司机这个以男性占多数的领域,新源电厂员工裴莲花却力压群雄,在2010年集团公司青工技术比武中拿下第一名,在2012年矿青工技术比武中不让须眉获得第一名。在“青年学习月”活动里,裴莲花为自己度身定制了训练计划:认真研读《国家电力行业运行规定》、《国家电力行业安全规定》等书籍,运用网络资源多作理论专项训练,充分发挥女性细心的优势,把工作现场当作技术比武的“演练场”,高标准、严要求地模拟比武场景,找不足、补短板、促提升。
小后生“叫板”众前辈
生于1988年的通风区员工葛浩楠虽然干瓦检工才两年多,却从众选手中脱颖而出,跻身矿技术比武瓦检工前四名,也因而获得了参加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的资格。与其他选手相比,大学生葛浩楠在理论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大学就读开采专业的他对通风相关业务很熟悉,不过如何把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结合,转化为综合优势是他正在钻研的“新课题”。他现在天天跟在师傅许四理后面学要领、钻技术,提高实战水平。谈到要在集团公司比武中向前辈们“叫板”,小葛说:“成绩不重要,跟高手‘过招’能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快地成长。”
比武背后的另一场“比武”
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大形势下,如何压缩活动开支,将青工技术比武和“青年学习月”活动办得既隆重又节俭,这也是该矿比武筹备阶段融入“勤俭办活动”时的理念。机修厂以此为契机,开展“小材大用,变废为宝”活动,组织青工巧用废旧工字钢、钢筋等废旧物资焊接成36个小立柱,用以划分不同工种的实践操作比武区域。该矿团委副书记刘祖飞说:“青工技术比武不仅仅是青工之间的技术比拼,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积极向上练好技术,用更高的技能做出更好的工作业绩,和企业一起战胜危机!”
(周静 田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