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携手共筑“中国白酒金三角”正当其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本报记者 张建忠 樊瑛

  

  以“容天下人、卖天下酒”的胸怀,中国白酒正充分发挥各区域地缘优势、加强合作交流,共筑区域产业板块,这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有着“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美誉、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域的四川宜宾、贵州遵义、泸州白酒产业川黔板块,酿酒环境得天独厚,酿造技术历史悠久,孕育了诸多知名白酒品牌,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水井坊、沱牌等蜚声中外,茅台、习酒、国台、董酒、观真、金沙回沙等香飘四海。

  打造世界白酒产业核心区

  提升中国白酒产业的知名度

  川黔两省的遵义、泸州、宜宾三市,是中国著名的酱香型、浓香型白酒生产区。

  一组数据佐证:该区域拥有3.4万余口酿酒窖池,2011年白酒产量达207万千升,占中国白酒产量的20%,是世界最大的白酒产能群、白酒产业群、白酒品牌群。2011年,川黔两省白酒产量334万千升,白酒工业产值1620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的32.5%和43.1%。

  在川黔两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长江上游白酒经济带,是中国白酒产业板块在空间方位上的联盟,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川黔白酒行业的地位和比重。

  2011年7月,贵州党政代表团到四川学习考察,两省主要领导就共建“中国白酒金三角”、打造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达成共识。

  2012年4月四川党政代表团赴黔考察和6月第20届昆交会举行期间,进一步加深了合作愿望。

  9月9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开幕,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46家企业、6109家采购商参加了博览会开幕式,奏响了一曲合作共赢的欢歌。

  贵州以本届酒博会为新的起点,与四川一道,携手共筑“中国白酒金三角”,全力打造世界著名白酒产业核心区,共同提升中国白酒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建立政府协商和沟通机制

  实现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在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开幕式上,就川黔两省酒业合作协商机制提出了建议。

  赵克志说,我们将积极加强两省的政府间合作。共建协商机制,建立政府高层会商机制、相关部门协作机制和企业沟通机制,充分利用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和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博览会等时机,定期举行合作会商。共建发展平台,统筹编制区域白酒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共同研究制订土地、金融、财税等政策,支持白酒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加快发展;联合开展“中国白酒金三角”整体宣传推介。共建产业园区,共同打造集白酒生产、包装、仓储、销售、物流、会展、旅游等为一体的酒业集中发展区,构建以白酒生产为核心、上下游产品配套的产业集群。

  共建交通体系,加快成贵客专、贵昆客专等高速铁路和成都至遵义高速公路泸州至仁怀段、厦蓉高速公路毕节至纳溪段建设,加大民航航班培育力度,推动形成区域内无障碍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共建生态环境,统一规划实施长江上游及赤水河流域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实现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共享“中国白酒金三角”机遇

  推动中国白酒产业走向世界

  赵克志强调,我们将引导贵州白酒企业与川滇白酒企业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在合作中共同发展。共拓品牌市场,在市场宣传和营销策划中协同行动、互相支持,共享市场信息,共同保护知识产权,将“中国白酒金三角”作为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宣传时的重要元素,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使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共享人才技术,开展白酒产品创意设计、质量标准、酿造工艺、生产技术等联合研发,加强企业间人才交流,共同培养白酒酿造、营销、管理人才,提升区域白酒产业整体实力。共建原料基地,围绕企业生产需求,统筹规划建设白酒优质原材料供应生产基地,实现生态化种植、规模化生产。

  我们将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合作促发展”,弘扬“利他、包容、共济”的文化,深入学习借鉴国内外酒类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方式,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为此,我省已成立贵州白酒交易所,并将在仁怀市茅台镇建设民航机场,全面提高白酒产业开放水平。真诚欢迎国内外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共享“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机遇。

  共同围绕“传统与创新”

  探索中国酒业的国际化之路

  9月9日下午,2012中国酒业高峰论坛在贵阳市金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300多位国内外知名酒企负责人、酒业专家共聚一堂。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国强、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捷、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王琦、贵州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季克良以及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等领导及嘉宾出席,同时还有来自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的酒业同行,共同围绕“传统与创新——中国酒业国际化之路”煮酒论剑,探索中国酒行业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国强致欢迎辞,他说,“酒博会高峰论坛”是国内外酒行业企业、专家、协会、政界与商界的深度交流平台,是我省通过酒博会平台让贵州美酒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经济的有效途径,更是中国酒行业未来国际化发展之路的有益探索。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捷说,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川黔两省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城市之间、企业之间资源整合和战略合作,形成跨越行政区范围的国际著名“区域品牌”,全面提升区域内白酒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领军企业,贵州茅台一直备受各方关注。本次论坛重量级嘉宾的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会上,袁仁国率先发表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打造世界一流蒸馏酒品牌》的主题演讲,详细分析了目前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呼吁社会各界关爱民族品牌、鼓励民族品牌发展。同时,他还建议中国白酒业要走出“丛林法则”,各家酒企在竞争的同时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白酒业走向世界。

  目前,中国白酒业的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关键时期,要想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平衡好对传统的坚守和对创新的追求,只有这样,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中国白酒才能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蒸馏酒知名品牌。

  袁仁国强调,中国白酒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质量第一,这是发展的根本。其次要坚持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永葆青春,才能不断地振兴民族品牌、民族经济。除此之外,中国白酒业还需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白酒业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产品打造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际酒业品牌相抗衡的民族精品。

  大会开幕式前的间隙时间,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捷来到五粮液展厅,唐桥董事长汇报了五粮液为“中国白酒金三角”刚刚奠基的“千亿工程”,以千亿工程技改扩能项目建设为契机,以“现代、生态、智能、形象”理念,着力打造“千亿园区”。

  在2012中国酒业高峰论坛上,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思想。

  他说:提起葡萄酒,言必称波尔多,提起威士忌,言必称苏格兰,可见产区的巨大价值。要真正实现中国白酒国际化,必须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中国白酒金三角”是当下最合时宜的平台,这有利于突破区域界线,实现跨区域战略合作,让白酒以“中国制造”、“中国白酒”的姿态,实现抱团出海,走出国门。

  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两届,不仅带来了一个地区的特色,也将带回全世界的精彩。中国白酒金三角的白酒产业在酒博会搭建的平台上携手合作、共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