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玉强
近来,“一不留神”一词频频出现在媒体中。“微笑局长”在事故现场“一不留神”笑了,网友“一不留神”搜出了“各种表”。如果说“一不留神”让官员们成为焦点和热点,那么在安全生产上“一不留神”也许会成为重大事故的“突破口”。
四川省攀枝花肖家湾煤矿井下没有形成完整的风的循环系统,瓦斯监测仪装在新鲜风口位置,“一不留神”酿成“8.29”瓦斯爆炸特别重大事故,40多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9月2日,江西省萍乡煤业集团公司高坑矿“一不留神”,炮采放顶煤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0多人死亡。无数血的教训警示我们:矿井越是发展,越离不开安全作为坚强的后盾;安全生产周期越长,越要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做到一刻不松懈,一刻不疏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沾沾自喜、掉以轻心。
警惕“一不留神”,需要有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更要养成“隐患就在身边”、“事故随时出现”的思维习惯,对事故的发生有预案、有预测、有预警,坚持把没事当成有事抓,把苗头当成问题抓,把小事当成大事抓,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教训抓,切实做到没有问题找问题,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警惕“一不留神”,需要增强“责任意识”。坚持按级负责,一级想一级的事,一级说一级的话,一级干一级的工作,一级对一级负责。只有每个人在思想上都时刻筑牢安全的“阀门”,把安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形成抓安全的合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才能避免“一不留神”,杜绝安全事故。
警惕“一不留神”,需要“给力”细节。煤矿安全生产实践告诉我们,抓安全工作必须真,假不得;必须实,虚不得;必须严,松不得。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我们的干部职工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与作业标准的执行上,要多动脑、善思考、勤付出,求真务实,不做虚功。确立“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理念;提前设卡,提高事故预防的“堤坝”;将隐患、“三违”的后果放大警示干部职工;并将其与事故等同对待、等同处理。无疑,这是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充满细节的工作来实现的。只有人人都把这些细节做扎实了,就等于把安全生产防控链条编牢了,织密了,它就会“给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