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0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三自六精”彰显管理魅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杨村煤矿综采一区打造特色安全管理名片

  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煤矿综采一区将“自觉、自动、自优”、“精心、精细、精确、精准、精益、精美”“三自六精”管理文化与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对接,提高了区队管理水平。截止到8月21日,该工区实现安全生产4478天, 在70次“红黄旗区队”竞赛中夺得红旗69次,成为该矿名副其实的红旗“专业户”。

  “法制化”——让制度更精细

  该工区结合现场管理实际,制定了《综采一区管理机制汇编》。从工区的每一名干部职工到每一个岗点,都有精细的工作标准,营造出“法制化”的工作环境。

  实行安全质量“追究制”。该工区把所有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总,对因措施制定不合理,影响了整改质量的,除追究管理人员责任外,还要认真分析,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把每一次整改措施和评价效果整理归档,为今后的整改提供参考数据。形成了安全质量管理有安排、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有整改的良好运行模式。

  推行工程质量“认可制”。 针对班与班、岗与岗之间工作质量不好控制的实际情况,推行了“质量认可制”: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是上一道工序的质量验收员。凡是下一道工序接班者认为交班者未达到质量标准的,交班人必须按照标准立即整改,否则不给交接牌,并由验收员按制度对交班人员进行处罚,杜绝了质量扯皮现象的发生。

  开展煤质全优“评价制”。 该工区提出了“强化煤质抓源头,提高质量创效益”的口号,按照“三零”工程要求,推行现场垃圾“袋装化”,制定班组煤质管理“全优”标准,实行煤炭含矸率、回收率与班组工资奖金挂钩制度。该制度规定:凡是含矸量超出标准的,严格按规定扣罚本班组的工资奖金。同时,把各班组煤炭含矸率、含杂率及回收率等各项数据整理备案,每月评出一个“全优”班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实施设备运行“包机制”。该工区把现场的每台设备都落实到人头,并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对每台设备24小时动态监管,所有设备必须保证交班后3小时内不出现任何问题,否则,严格追究包机负责人的责任。

  见微知著——让过程更精细

  只有精细的过程才能创造完美的结果。该工区坚持做到四个“不变”:在产量、效益面前,“安全第一”不变;在“三违”、“三乎”面前,强硬手段不变;在“人为安全隐患”面前,落实整改不变;在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上,严细标准不变。

  细处着手精益求精。在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管理中,按要求开关上的螺栓只能漏1—3丝。针对现场执行标准难、开关开盖后恢复难等问题,他们在螺栓和螺栓孔上各标注一条控制线,螺栓拧到两红线对齐的位置,恰好符合“漏1—3丝”的标准。这一方法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螺栓漏丝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小卡片”成就“大安全”。针对各工种对危险源辨识不够全面和对“手指口述”表达不规范的现象,该工区为每名职工定制了“岗位危险源辨识和安全确认卡”。工作中,职工无论做哪项操作前都会习惯性地掏出“卡片”来看上两眼,掏卡的次数多了,危险源辨识也就牢记在心了。

  “三自六精”融入班组。该工区生产二班利用班中休息时间,开展“责任文化”学习。每天安排一名职工讲一句责任文化语句,然后大家讨论,提炼出责任文化与班组文化的结合点。该班坚持班前安全精细讲解,任务精心分解;班中安全精确确认,隐患精准治理;班后质量精益验收,收工精美点评。通过“责任文化”的落地,班组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生产二班还被评为全省煤炭系统优秀班组。

  创新管理——让思想工作更精细

  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该工区充分借鉴先进经验,通过消化、吸收、融合、创新,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模式。

  该工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温馨元素。他们走进职工家庭,拍摄“幸福家庭DV”,利用政治学习日播放;统计全区职工的生日,建立“幸福家庭档案”。职工生日当天,工区送去温馨的祝福,为职工安排“生日轮休班”。建立博客和QQ群,把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网络云端,弥补了“面对面谈心”存在的“心里有话口难开”的弊端,有效地释放了职工的心理压力,消除了个别职工的不良情绪。针对长期旷勤的职工,借鉴中学生“陪读”法,创立“亲情陪工”教育法,让旷勤职工的亲属来矿租房陪工。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