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法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强调,在当前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减负工作已成为稳增长的一个重要举措。
据财新网报道,朱宏任是在8月20日举行的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这项活动由工信部主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参与。
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旨在通过集中宣传,帮助更多中小企业了解国家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达到“优化成长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目的。
随着经济增速放慢,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企业经营困难较为普遍。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近日表示,中小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各种负担偏重,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二是涉企收费特别是经营服务性收费偏多、偏高,企业反映强烈。
“涉企收费特别是经营服务性收费偏多,乱收费问题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依然存在,部分收费标准明显偏高。这些收费项目增加了小型微型企业的经济负担。”他这样称。
财政部官网的数据显示,过去四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已先后取消、停征和减免43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7项政府性基金,涉及金额每年约1958亿元;2011年9月底工信部在《“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提出,继续清理涉及中小企业的各项收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今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加大中小企业财税支持力度,缓解融资难等目标。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近日在调研财政工作时提出继续深化财税改革,落实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好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院长林汉川建议,中小企业要脱困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免税。对新生的小企业实行免三减二,就是在创办前三年免税,后两年收一半,对成立超过五年的企业征税在15%以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行简化税种,比如对于小企业主只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不缴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税收政策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减税空间还是有的,“中国目前从底部减税的思路是合理的,实际上也起到了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的效果。主要减税的方向是小微企业,减税规模3000亿至5000亿元比较合适”。
许善达表示,“从目前来看,大企业交税的数额很大,约10%的企业交了90%的企业税收,其他90%的企业仅交了10%的税收。如果将税收收入减少3%-4%,这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受益的企业户数可能占到30%-40%,受益的面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