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以人为本”是中国重汽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渠云雷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内核。认真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永恒的动力。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秉承“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中国重汽”的企业宗旨,为企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源。

  公司改革重组十多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了40倍,并连续7年出口重卡居全国首位。辉煌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中国重汽转变发展方式的推动,更得益于中国重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深厚人文底蕴和文化支撑。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人人都是形象”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员工的一种习惯”。企业文化必须是全体员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文化。中国重汽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创建,并用“人人都是形象、事事连着效益”的系统理念引领员工行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一是开展“五统一”活动,从理念、形象、铭牌、员工着装、证件实行规范统一化,从而实现了企业精神、理念,外在形象的全面整合;二是以《中国重汽员工文化手册》为教材,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把“亲人”服务的内涵延伸到各个工作环节;三是从职工对外交往文明礼仪入手,举办了大型的文明礼仪示范展示展演活动,全面规范提升员工礼仪行为。

  战略提供方向,文化提供动力。中国重汽树立了一批示范车间、示范班组、示范个人。几年来,中国重汽选树了全国劳动模范的马纯济、孙修莹等先进集体和个人30多个;各二级公司通过让改善明星“上”墙、创新故事编成书、提案成果“演电影”,使先模的形象亮出来、效应带起来。“李俊龙凸轮轴装入法”、“司春丽垫片导入衬套法”……一块块特意用一线员工名字的创新装配作业方法展板,激励大家的创新热情,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风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中国重汽坚持人才“给力”赢得先发优势,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构建人才发挥作用的事业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1、按照梯队建设模式,狠抓“四支队伍”建设。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中国重汽狠抓四支队伍建设:一是以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核心,以培养有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分析预测能力、企业发展规划安排能力、组织领导员工队伍能力的复合型领导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经营管理领导人才队伍;二是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培养造就有较强的执行力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国际一流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是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国际一流研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四是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注重培养潜心钻研操作技术,有高超操作技艺,在行业中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拔尖操作人才,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具有国际一流操作水平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2、以人才“提素”撬动发展“提速”,布局员工成才“四大阵地”。中国重汽以精益化管理为抓手,以人才育成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倾力为员工成长成才发展铺就绿色通道。一是以持续不断地开展全员培训为阵地,利用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培训基地、现场培训工作站和午间课堂,大力培养多技能工,确保在岗人员符合或超过岗位要求;二是以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阵地,促进员工现场实战技能的提升;三是以创新改善为阵地,着力培养“智力型”员工。围绕精益生产和“质量效益年”活动,中国重汽大力开展员工技术创新和改善提案活动,充分释放各类人才的创造潜能与创新活力;四是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图书角为阵地,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争创创新性员工”。为使一线员工养成持续精益生产、严格执行工艺的好习惯,为使基层管理者从“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中国重汽建立了三个分馆和一个流动图书馆,为远离市区的一线职工业余学习、丰富知识、提升境界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并购置8000余册图书,帮助基层单位设立职工读书角,形成了广泛覆盖包括非合同制员工在内的一线学习阵地网络。

  3、盯紧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三大工程”。?为建立适应企业中长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夯实现代企业人才建设,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成才的和谐共赢,中国重汽先后与清华大学、江苏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联合举办工业工程、车辆工程、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班;与山东交通学院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以网络教育的形式,举办英语培训班。近几年每年评选100名“科技专家”和“青年科技专家”,有效带动了整个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与此同时,中国重汽积极实施“十、百、千”工程,积极培养选拔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目标是要有几十个在国家汽车行业的带头人,要有几百个在某一个汽车领域的专家,要有几千个技师和高级技师,求真务实,重聚人气。

  截至目前,中国重汽已累计申报专利803项,其中专利授权656项,成为全国汽车行业技术专利最多的企业。集团公司被列为山东省“金蓝领”项目培训基地,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能手,先后有16人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济南市杰出技术能手”等称号;3人获得“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3人获得“济南市首席技师”称号;23人获得“企业首席技师”称号,对他们创造的先进操作方法以其姓名进行命名。

  

  三、坚持“以人为本”,让企业发展惠及职工和社会

  

  中国重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19项措施,增加关键岗位的收入;为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采取集资建房等方式新建住房2000余套、19.5万平方米,通过分配新房和旧房再分配,先后为7000余户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使大多数职工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经济责任,还承担着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培养广大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增强重汽人社会公德及自豪感,中国重汽组织广大员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捐助活动。汶川、玉树大地震后,中国重汽先后举行了多次大的捐助活动,无偿捐赠灾区重建急需车辆29辆,累计捐款4000万元。捐绵薄之力,汇爱心洪流。中国重汽近年来还先后向济南市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为“我的兄弟姐妹”等残疾人团体捐款52万元,还多次为全国重大体育赛事和大型文艺活动提供赞助,支持社会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

  以人为本促发展,人本管理促和谐。改革重组以来,中国重汽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后到中国重汽视察工作,激励中国重汽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振兴民族重卡产业做出新的贡献。

  如今,已昂首迈入“二次创业”征程的中国重汽,正以与日俱增的人本管理理念,在优质上下功夫、在管理上求创新、在增效上谋出路,全面铺开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国重汽集团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