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打造“白酒金三角” 原料有保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为落实打造“白酒金三角”战略规划,四川省农业厅继续把酿酒高粱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建设质量明显提高。今年酿酒高粱基地建设呈以下特点:

  行政推动给力。今年,基地核心区泸州、宜宾和自贡三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把酿酒高粱基地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翠屏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酿酒高粱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对高粱产业的组织领导,县乡两级财政整合相关资金1500万元用于高粱产业发展。古蔺县财政投入资金1579万元,用于高粱生产农用物资补助、县级核心示范片建设、基地标准农田建设、设立高粱市场风险保障金和特色农业保险等。

  核心基地建设加强。各地以高产创建为抓手,通过“名酒名园名村”、“百里高粱产业带”等模式,按照“六统”措施(良种统供、秧苗统育、技术统训、病虫统防、肥料统给、田坎统栽),整乡整村推进核心基地建设。据统计,全省共建酿酒高粱核心基地34.4万亩,比上年扩大13万亩、增60.8%,带动全省酿酒高粱面积达到151.3万亩,比上年扩大39.8万亩、增35.7%。

  “三新”结合到位。以良种推广为突破口,全省良种覆盖率达到75%以上,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泸糯8号等杂交高粱品种推广面积达到41.9万亩,扩大10.9万亩。技术上,大力推广以“一种两收”为重点的高粱无公害高产栽培、有机高粱生产、再生高粱高产栽培等集成技术,示范基地覆盖率达100%。种植模式上,芋(菜)/粱-粱等高产高效粮经复合模式推广面积达到55万亩,扩大17万亩。

  产销衔接无缝。通过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60余家企业以保底价(杂交高粱1.6-2元/斤,常规高粱2.2-2.5元/斤)的形式参与酿酒高粱订单生产,订单面积达到98.9万亩,增加31.9万亩,占全省高粱面积的65%。

  目前,头季高粱正处于灌浆期,即将丰收。下一步,一是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的头季高粱田间管理,二是抓好再生高粱蓄留工作,三是落实今年高粱订单收购,努力确保今年酿酒高粱实现大增产、大增收。(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