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南翁
酒者,情也。
酒在中国,依附历史,依附民族,依附人之习性,从有考之时起,绵延四千多年,生出许多故事,流传许多美谈,皆因“惟有饮者留其名”。
饮者凭酒述情,以酒达意,抒悲喜,出豪迈,怀知己,存高远,感天动地!
刘伶《酒德颂》,怀抱尽出;孟德对酒歌,豪气畅扬;东坡醒复醉,别样人生;太白百篇诗,非酒不才。更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欣喜;“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的忧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担挂;“哪怕六印尽在腰,不如一卮长在手”的概叹。酒入于情,情载乎酒。花样年华,彰显个性,人生百样,感悟千端。因家因国,气节贯牛斗,操守不易万金贱;如怨如慕,衷情出心官,柔肠难诉六月寒。酒中可以阅世人,观百态。
酒壮英雄胆,挥刀立决温凉间。杯有大世界,兵权顿释只一盏。将饮未饮,夜光杯中酒似血。欲说还休,青梅酒里人无魂。酒池肉林,嬉笑倾国;鸿门设宴,剑舞江山。刀光剑影,让人惊心动魄,风声鹤唳,似见血雨腥风。酒似媒,笑谈之间藏杀气,杯为号,畅饮之时国易尊。英雄用武,以酒为用。
把盏问苍天,借明月而鉴怀抱。酣饮为避世,偏以青白眼阅人。荷锄戴月归而自酿,后人常诵归去来。布衣素面岿然当炉,慕者时效凤求凰。张旭无酒,其笔不癫,能传草圣?怀素不醉,其墨不狂,何见二王。长亭短亭,较踏歌更怀人,频见“水村山郭酒旗风”。晓风残月,不知酒醒何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文人使气,凭酒传神。名流也,因酒而留名。
桑麻事毕,处处茧香伴酒气,社火未尽,家家扶得醉人归。道长三盅上头,身软嘴硬,自言鬼符灵,今年好景是我定。僧家一壶下肚,头重脚轻,漫夸我慈悲,来生富贵佛主恩。婚丧嫁娶,场圃设宴,邻里乡亲,觥筹相聚。节令议功,长街摆席,衙人民役,把盏交欢。雄黄酒辟邪以驱蛇妖,留下美丽传说。黄藤酒述情而悲爱恋,传唱千古佳话。桂花酒驱寒聊慰寂寞,遥见玉兔伶仃。女奴酒复国曾助越王,十年生聚教训。市井俚俗,农工商事,淳郁质朴,自然清新,无酒不宴。民风也,因酒而存俗。
而今的酒,喝得另有其妙。工作协调必喝,迎来送往当饮。宴前席间,关系促进生产力;瓶中杯里,共识形成利益链。同学会上千杯少,战友情怀酒中添。哥们要铁酒为伴,朋友情深杯常端。真是喝得现实,喝得实在,喝得五音不谐,七律不调,逐渐少了文化气息,多了市侩习性。豪饮中不再有醉傲公侯,把盏挥毫;烂醉时却只见性乱情迷,肺腑黄汤。不见了“惠泉春酒送如泉”的赞叹,“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情致,“重碧拈春酒”的雅赏。饮者多了,留名的没了。酒之风雅式微。
不过,人有悲欢,情分喜忧。喜时借酒通天道,壮怀激烈,从此高远,前路昂扬。忧者以酒入幽微,痛彻肺腑,慨叹人生之须臾,世道之险恶,命途之多舛,才能之难施。古今一也。
酒作把玩,小酌足可尽兴遣怀;醇为天酿,狂饮犹如焚琴煮鹤。酒至微醺即境界,过量伤人;一醉方休是情怀,不能滥饮。杯中物可浇胸中块垒,酒之囊只存肚内糟糠。莫嫌杯底浅,但求日月长。好饮可成仙,贪杯近黄泉。古人于酒,其雅趣高致,值得今人摹踵。作别旅人,可效尽觞之饮;欣逢嘉宾,当设滕王之飨。喜临门,且告亲朋举杯同庆;忧在怀,暂寻知己对饮开心。酒之功,饮之乐,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