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守林 刘雅芳
市场经济,弱肉强食。大同通宝公司是铁路安置职工子女的集体企业,随着改革形势的深入,企业的经营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职工收入减少了,待岗的职工多了,一时间人心惶惶,队伍不稳。
面对一个30多年的老厂,这个企业的新任管理者没有在观望中等待,而是攻坚克难,努力清除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与羁绊,以创新为抓手,深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率先在大地旅馆、商场进行了以“优化人员配置”“员工绩效挂钩考核”等为内容的管理机制改革,实施竞争上岗。以“定位不变硬件升级”为项目的装修改造,对大地旅馆的办公场所、库房进行合并改造,使客房由原来的54间增加到现在的85间。经过精心设计、装修后的大地旅馆更加人性化,深受广大旅客欢迎,客房的入住率达到了95%以上,收入同比增加30%。同时他们还跑市场搞调研,进一步提升了经营质量,年营业额同比增长24.06%。在服装厂一方面实施了生产力格局调整,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积极调整生产关系,降低了进货价格,对计件用工和生产成本进行重新测算,调动了职工营销和生产积极性。
去年以来,服装厂通过强化市场开拓,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增效,提高技术含金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销售收入创新高,达到989.1万元,较上年增加386.7万元,增幅达64%;对印刷厂的老设备进行技改,增添了激光照排等设备,实施了电脑排版、印刷、装订等系统的自动化,并建成了现代化的彩印中心。他们组织强有力的营销团队,走站段、进车间,千方百计寻求业务,上半年主营收入就达到了136万,同比增长52%。
在盘活经营的同时,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发展。该公司确立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抓住大秦线增运增量的契机,积极挖掘路内市场,把原来独自面向市场运作的铁路专用线,想法设法融入到铁路的日常运输生产之中,使专用线在服务主业的增运补欠中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开发了代理和生产路用物资产品项目,其中电线电缆、机车车辆配件业务已获准局管维修供给渠道。这些小项目跟煤炭发运项目相比看似不起眼,也蕴藏着不小的商机,赢得了上百万元的收益。
老企业的激活,新项目的拓展,加速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确保了职工收入的逐年提高。去年,在岗集体职工平均月收入较上年增加310元,收入最高可达3000多元,同时为每名离岗职工每月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和福利费900多元,共为集体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445.2万元,确保了集体职工的各项保险按时足额缴纳。该公司还加大扶贫帮困、家访送温暖等工作力度,先后走访慰问职工234名,发放救济金6万多元,捐款总额3万多元,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职工群众信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