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义蓉
美国有位总统曾说过,“企业是社会的脊梁”。因此,企业产品品质、企业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切实履行职责,归根到底,也就是必须对消费者、对社会提供没有后顾之忧的放心产品。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2007年中国乳业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事件”。以三鹿集团为代表的部分乳业企业生产的奶粉中三聚氰胺成分严重超标,造成消费者主要是婴幼儿出现结石症状,有的甚至失去生命。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乳业一线品牌,在公众的责骂声中狼狈谢幕。最后,有22家责任企业共需筹资近20亿元对事件受害者进行赔偿。然而,此严重质量事故引发的后果显然远不止于此,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对生命的威胁、社会心灵的恐慌、大量资源的浪费、企业和政府声誉的损害,甚至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形象,整个社会为此所付出的成本至少要以100亿元计算。
三聚氰胺事件的实质,就是企业置产品质量不顾而导致其社会责任严重缺失的典型案例。近年来,矿难、地沟油、苏丹红、石蜡油、豆腐渣、污水河等字眼频繁出现,令人触目惊心,这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在我们某些行业或许不在少数,这一系列由于产品品质而引发的骇人事件促使人们不断呼唤企业良知的回归,重塑企业公众责任的呼声也随之高涨。特别是在我们民爆产业领域,由于产品属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其高危特性、风险程度、社会危害更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因此,一旦我们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却又流入市场,就有可能在运输路途、在工程启用、在城市爆破作业中发生非正常性爆炸,进而迸发为重特大安全事故,势必给公众、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防微杜渐是我们民爆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保证质量是我们民爆人履行社会公共责任的义务,以产品品质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是我们不二的选择,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给他人、社会和环境造成负担与危害。而要做好产品品质的保障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付诸实践:
第一,质化于“心”,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经营活动除了以产品在社会的质量安全度为评价指标外,还要质化于“心”,以客户为核心,从客户的角度、依客户的利益和观念来分析考虑其需求,并设身处地关注和关爱客户,这实质上就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换位思考。企业只有把自己置身于顾客的角色,用顾客的心态感受产品和服务,才能保障产品品质的过硬。这正如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企业哪怕只有0.01%的质量问题,而输出于市场就是100%的缺陷,可见质量问题关乎社会影响,质量问题直击企业声誉,企业只有质化于心,用心、用情、用力地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才能充分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
第二,质化于“基”,杜绝不合格品输出。产品质量是衡量产品使用功能和效用以及时限的一种标准指标,对于企业来说,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要件。因此,说一千道一万,老生常谈的内部质量控制管理等基础性工作仍然是保障产品公共安全的首要保障。为此,作为企业,首先在宏观上必须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通过激励机制、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艺标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科学规范的系统方法,以求达到提高企业员工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意识,从而达成以工作质量确保产品品质;第二,要抓紧抓牢抓实产品在生产流程中的每一环节,严把“三关”即产品原材料进口检验关、生产过程控制关和产品出厂验收关,尽量防范和减少各种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及偶发因素;第三,建立并完善一系列、一整套企业内外部的监督、巡查、追踪及反馈机制,形成流畅的保障企业质量生命线的运行机制。
第三,质化于“忠”,控制缺陷产品于围墙内。市场经济即诚信经济。为切实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其关键环节之一是社会对企业诚信度的考验,而这种诚实度是通过输出的产品去实现。因此,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通过信守产品质量的忠诚度来获得社会对企业诚信度的良好评价。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是为商之道。因此,我们民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以诚信为出发点,要忠实于自身的产品质量,控制缺陷产品于围墙内,这样客户购买我们产品的忠诚指数就会大大上扬,反之,我们则会失信于众。在我们周围就有个别企业没能信守住对质量的忠诚,也忽视了对产品忠诚度,如“麦当劳”和“肯德基”曾是风靡全球的品牌商品,但在前两年也不断有产品质量问题屡屡曝光,故而影响了企业多年塑造的品牌形象;百年老店“上海冠生园”也频因“月饼质量事件”导致其从此一蹶不振,进而倒闭,因此,企业忽悠了产品质量,就忽悠了诚信度,也就忽悠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进而退出江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第四,质化于“舍”,在得失之间找准发展平衡点。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淘汰经济。因此,企业要学会适当放弃,特别是要放弃不能满足产品品质以及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落后因素、落后理念、落后服务和落后的质量运行机制,这是企业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谋略与智慧,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海尔集团挥锤砸冰箱的“舍得”事件就是其成功的佐证。而从另一角度而言,作为市场主体——企业也必须无条件地在竞争→发展→放弃→再发展的规律中拼打,这是衡量和检验一个企业能否承受住冲击、能否不断抛弃“陈旧品质观”而不断超越自我、赶超竞争同行的尺码;同时,放弃也是一种进步,是企业永远保持活力,永远常变常新的手段和方法。因此,要质化于舍,才能在得失之间找准企业发展的平衡点,才能成就质量这一企业经营之道中的NO.1。
与质量齐舞,与时代同频,与社会共振,这是明智企业的不二选择,常言道“创业容易守业难”,企业作为在市场经济的波涛商海中前行的经济主体,好比汪洋中的一艘船,而高品质的产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好比高扬于船头的风帆,企业只有把控住风帆才能经受住颠簸,才不会被巨浪所沉没,也不会被社会和客户所淘汰,从而成为长寿企业。为此,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独霸天下的今天,我们更要以追求高质量的产品和最大限度地尽好社会责任来作为自身的永恒目标,来展示我们“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企业境界与风尚。
(作者单位:四川宜宾威力化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