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19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潮平岸阔风帆扬 本质安全促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山西潞安集团王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纪实

  山西潞安集团王庄煤矿是一座闻名全国的特级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多年来,该矿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同类矿井中始终保持领先水平,安全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连续十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被全国“安康杯”竞赛组委会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示范企业”。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安全工作对企业的和谐、跨越、永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企业发展,“安”字擎天。多年来,山西潞安集团王庄煤矿紧紧围绕“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全面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构建新型安全管理体系,逐步确立并形成了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标识文化为一体的具有王庄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有效地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奋战在煤海战线的矿山英雄们擎起了一片安全文明的朗朗晴空!

  

  安全之基始于思想

  

  “安全是人性化管理的要求,安全是全矿职工的幸福和尊严,安全是全矿的和谐和发展,安全是情,安全是爱,安全是良心。”

  ——王庄煤矿领导班子安全语录

  

  安全之基,始于思想。任何人都是先有思想,然后才有行动。什么样的思想便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对于安全,该矿领导班子认为: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首要的是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强基固本,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必须把安全工作始终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天天抓,时时抓。这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这更是一份用行动诠释责任的共识。这种共识催生了一系列安全理念的诞生,用理论指导思想,用思想指导行为,使安全之基稳如磐石。

  多年来,该矿根据全面构建安全人性化管理模式和“大安全”管理格局实际,树立了“只有发现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核心安全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人本安全理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的安全防范理念、“安全工作是领导干部的第一政绩”的安全服务理念、“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螺旋递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管人、管事、管思想”相结合的齐抓共管理念、“安全工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忧患理念、“安全工作没有任何借口”的安全责任理念。

  此外,该矿又在固有安全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了 “有情管理、无情制度、绝情处理”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了全矿干部职工“安全第一、绝对第一”的意识。在新的形势下,该矿有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想,有了“安全第一、安全制胜”的追求,有了“安全工作一定能搞好”的信心,有了“安全是各级领导干部第一要务”的使命。同时,该矿还创造性地编写和诵唱《煤矿工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使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渗透到了每位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中,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了职工作业行为,使“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成为了王庄煤矿广大干部职工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为。

  一系列安全理念深入人心,王庄煤矿不断通过安全理念文化的更新和提升来引导、控制和凝聚职工,用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次规范企业和职工行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整体素质。

  

  安全之重见于管理

  

  “安全工作要以‘变’字开道,以‘敢’字当头,用‘激’字相促,以‘严’字落实。”

  ——王庄煤矿领导班子安全语录

  

  抓安全工作,思想是灵魂,措施是保证,落实是关键。该矿在狠抓安全工作时,科学制定安全制度、措施,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责任,深化管理、有效执行,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向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细致化发展,用强大的管理体系密织安全防护网。

  该矿根据矿井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一系列新的安全理念,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风险管理、激励考核机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始终严格执行矿领导及业务科室跟班带班制度,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三走到,三必到”,创造性地制定了“安全红线管理”制度。通过对近年来安全管理资源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在全矿创新实施了安全“四维”系统管理,制定了《政工科室及业务科室包保队组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同时,针对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相继出台了“三违”人员罚款返还制度、“三违”人员季度座谈制度、职工群众反向抓“三违”制度、周二、五安全例会制度及违章人员现身说法的事故案例教育制度等等。建立推广了安全协管帮教制度,在全矿营造了稳定、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在班组中推广实行了安全操作“手指口述”及“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促使员工自觉按章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全面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局面。

  同时,该矿还将独具特色的“目标分解、责任落实、流程规范、绩效考核”闭合管理新模式,推广并引入到全矿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确立了安全把握的“六个方向”,即:向超前管理要安全、向科技进步要安全、向精细化管理要安全、向高素质员工要安全、向高标准要安全、向高效执行力要安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超前制定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对安全隐患实行了定价收购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了超前预防、超前预控,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此外,该矿还狠抓在安全工作上科技的创新和资金的投入,在相继完成全国第一个大采高自动化综放工作面的建设、全国第一个自动化、数字化掘进工作面的建设、煤巷自动化快速掘进自动纠偏与煤岩识别技术研究与实践等相关课题之后,2010年,该矿与中国矿业大学和佳木斯煤机公司共同研发的“特厚煤层安全开采关键装备及自动化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采煤、掘进等主导技术的不断创新,进一步减少了生产一线的职工人数,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增强了职工井下作业的安全系数,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生产能力。

  

  安全之魂现于行动

  

  “检验安全的唯一标准就是结果。不发生事故,就说明重视安全;不发生事故,就说明安全素质高;不发生事故,就说明把安全真正放在第一的位置,安全不是喊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王庄煤矿领导班子安全语录

  

  职工是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是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单位,加强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该矿以安全培训为抓手,加强安全理念、提升安全技能、创建安全环境,将安全这一虚化形象成一种实体物质,融于生活,现于行动。

  教育提升安全技能。该矿以基层队组为基础,通过课堂灌输、模拟练习、现场实训、导师带徒等方式方法协调互促,构筑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职工培训体系。组织全员安全培训、各层次技能培训、应知应会考试、手指口述演练和岗位技能比武等。目前,该矿安全培训覆盖率100%,职工持证上岗率100%,学技能强素质蔚然成风。同时,该矿还全面更新了安全教育展览室、图书室的资料,充分整合全矿教育资源,选择基层技术力量雄厚、矿用设备齐全、科研条件好的单位作为培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信息、资金、设施资源,强化职工个人技能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造就安全氛围。为了使职工能时刻想着安全,时刻注意安全,时刻受到安全文化教育的熏陶,从井上到井下,从社区到队组,时时处处受到视觉感观的刺激、警示,并实现入眼、入脑到入心的教育过程,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警醒职工注意安全。同时,该矿还将人性化安全管理措施运用到企业日常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如在班前会对职工进行温情提示、播放亲情60秒DV、为过生日的职工送蛋糕等,充分调动起职工抓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电子屏幕等舆论工具,及时反映矿井安全工作动态,并对各基层队组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大力宣传,选先树优,典型激励。建设安全文化长廊,营造温馨的安全教育环境;广泛组织开展安全井口服务、安全巡回演讲、安全文艺演出下基层等活动,倡议广大干部职工提升境界、强严管理,防范事故,营造安全生产强势氛围。使职工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现场安全质量的“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由“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转变。不断增强安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全矿职工的整体素质。

  (董 培)

  结束语:

  潮平岸阔风帆扬,本质安全促发展。安全工作是煤矿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在安全发展的康庄大道上,王庄煤矿收获的是稳步提升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谐美满的矿区平安环境和不断攀升的职工幸福指数。收获的是平安、是温暖、是文明和谐、是山高水长。英雄的王庄人在安全发展的大道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向着全面构建高标准大安全管理格局的崭新目标继续进取、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