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强
日前,宜昌市工商局和稻花香集团在水电之都宜昌联合举办了“稻花香集团驰名商标集群化突破暨关公坊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新闻发布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致信祝贺,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宜昌市、夷陵区党政领导与会发言,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关公坊是如何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什么是关公坊创造奇迹的密码?面对记者的提问,稻花香集团副董事长、关公坊酒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秦道禄,意味深长地答出了两个字 “诚信”。
世纪跨越之时,中国白酒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动荡和考验,假酒泛滥、仿冒成灾、广告轰炸、概念繁殖、贿赂营销、“文化”泛滥,中国白酒业已经站在了诚信危机悬崖边上。消费者、中间商、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谁都不相信谁,白酒交易信用已差到了极点。2001年,我国白酒产量从1996年800万吨下降到了420万吨,连续第五年下降……稻花香集团在这种大势下也受到了影响,集团董事长蔡宏柱对此深感忧虑,开始不断地寻找解决白酒“诚信危机”的突围之路。
离稻花香80公里外的当阳,是三国著名的古战场。蔡宏柱听说当阳有一成立于1951年的河溶酒厂,后改制为全民所有制的关公酒厂,他们渴望体制创新,正在寻觅出路。蔡宏柱捕捉到了这一信号,他深知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世人对武圣关公膜拜千年,不仅仅是对“忠、义、仁、勇、信”关公品质的崇敬,而是在寻觅心灵的依靠。关公是诚信精神的旗帜,企业也可以高举这面旗帜,重塑白酒的诚信精神。
2002年2月,蔡宏柱和合作伙伴商量后,整体并购重组了关公酒厂,并将生产基地迁址到的酒乡龙泉,组建成立宜昌市关公坊酒业有限公司。2006年4月更名为湖北关公坊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为什么蔡宏柱要将关公酒业改为关公坊酒业呢?
相传,建安十四年初,刘备定荆襄九郡。诸葛亮派关云长驻河溶季家湖操练水军。一日,艳阳高照,云长一时兴起,信步下山,在距河溶镇鸡头山附近突闻酒香,他便顺着酒香寻到一酒坊,品后连声赞妙。酒坊主人说:此乃山、河、湖三灵也。我们这里的人世代酿酒,名盛漳河,香醉九郡;当即,关公与酒坊主人商定,把酒坊作为“水军坊”,将这里的好酒犒劳有功将士;建安十四年秋,刘备汉中称王,蜀国大庆,“水军坊”香溢全国。后来,关公战死疆场,刘备为纪念关公,把“水军坊”改名为“关公坊”。从此,关公坊传承千年,历久弥香。改后的公司名称因此蕴含着漫漫历史以及生命哲学。
正如蔡宏柱希望的那样,借助于“忠、义、仁、勇、信”核心文化内涵,关公坊人把英雄的酒摆到了千家万户的酒桌上,深深地藏在了豪迈激荡男人们的心里。据悉,关公坊以平均年销售额增长50%的速度突飞猛进,一年一个跨越,不到十年的时间,迅速占领荆楚大地,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知名的白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