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波
在全国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里,各地企业、班组职工都在6月都投入大量精力和人力,组织了形式不一的安全教育活动,包括印发安全知识宣传材料、举办讲座、知识竞赛、观看事故案例录像、组织隐患排查整改等,对大家安全思想和遵章守纪意识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种平常易忽略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在这种浓厚安全氛围下被发掘并加以解决。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们看到了新希望、新变化,也有了新的收获。“安全月”、“安全日”活动的效果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全国各地近年来因隐患未及时整改发生的事故不断,从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到7.23温州动车事故,惨痛的事故反复告诫我们,安全并不是一个“安全月”、一天“安全日”活动就能实现长治久安的,安全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对于安全的重要性,大多数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并且还有许多感概、感悟——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率,安全是秩序,安全是我们不断对希望的追求。对安全隐患的危险性、危害性,大家一定也能感同身受、记忆深刻——隐患猛于虎,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我们身边,伺机等待着我们的漠视和贪婪、疏忽和大意。然而,在具体操作时,为什么有的操作者就会视隐患于不顾,冒险冒进,最终痛尝恶果。有谁像在安全生产月、安全日开展案例剖析进行安全教育那样去深入分析、反思呢?
作为班组职工,“安全警钟长鸣”,要求我们不仅在“安全月”、“安全日”要讲安全,更不能把安全生产看成只是6月的“专利”。要抓好安全工作,就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年年讲、月月讲,天天抓、时时抓。要把“安全”观念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在工作的每时、每处都睁大安全的眼,绷紧安全的弦,防微杜渐揪查隐患保安全,固若金汤建防线反违章,才能真正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才能让“安全”给我们带来家庭幸福、企业兴旺和国家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