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而言,奥运营销要与企业的战略紧密结合,与企业的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与整个营销的相关要素完美整合。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企业如何对奥运营销进行创新,从而收获价值?
怎么看奥运自己定
与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不同。4年后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喜欢蹲在马桶上或者躲在被窝里用手机或者iPad看视频以消磨自己的碎片时间。
网上奥运和掌中奥运,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摆在眼前的真实商机。网络电视PPTV就是抓住商机的代表者。该网站发言人日前表示,将在奥运前期抵达伦敦奥运现场,搭建前方记者办公场所,确保在信号畅通传输的基础上,快速、全面、准确、海量、真实地对奥运进行新闻直击和资讯报道。
借助4年一次的国际体育赛事成了很多行业例行的营销手法,“我相信今年的奥运转播方式和收看方式会较以前有大不同,在今年的6~9四个月,奥运节目通过网站收看的直播点播,应该会远远超过以往。”华通明略 ACSR数字化解决方案总监赵宏告诉记者,“这一点从品牌公司的广告投放上可见一斑。”赵宏强调,2008年开始,除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门户网站在奥运期间可以获得大量广告。从2012年年初开始,就有很多公司尝试联系视频网站,试图在奥运期间投放相关主题的广告。
赵宏认为,虽然掌中视频技术已经日渐成熟,但在认可度上目前还仅仅被看成是互联网的延伸。但不少“嗅觉灵敏”的开发者也积极投身体育运动类APP(手机应用)的研发,同时二维码技术今年将首次现身奥运赛事。
搭对车的秘密
奥运会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其影响力不可忽视。对于企业而言,若能抓住盛事的营销机会,便意味着奥运期间有超过半数消费者能注意到其品牌。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官方赞助商,除了巨额的赞助费之外,配套所需的营销投入也不菲。
此时,省钱又灵活的搭车机会看似是不错的选择。华通明略大中华区研发总监谭北平指出:“围绕着运动本身、地点(伦敦)、运动员(队)、运动精神等等都隐含大量搭车机会。”
但企业在考量这些赞助机会时,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这个投资的目的是什么。任何的投资都需要谈回报,如果这个目的是很清楚的,那么还要考量将来在评估效益时是否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此外,不需要赞助同样也可以搭奥运的便车,谭北平建议企业关注运动精神,“奥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从国家荣誉、团队精神开始转向纯粹的运动的精神和乐趣。只需要在你的品牌宣传和广告活动中体现出目标受众所关注的要素,如运动的拼搏、快乐,不但能达到赞助活动同样的目的,也能够与千篇一律的做法有所区别。”
在抓住搭车机会的过程中,谭北平提醒,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与品牌精神相契合,找到独特的连接点,最终达到品牌强化的作用,不能为了赞助而赞助、为了搭车而搭车。
中小企业圆梦奥运
诚然企业规模有大有小,但对于奥运的憧憬梦想却并不分大小,显然这组诱人的数字足以让所有的企业都垂涎三尺。
在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信康看来,中小企业参与奥运盛事要先衡量自身实际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地不顾及企业的系统发展。“企业寄希望通过大规模的投入打开市场,但如果后续的生产、设计、渠道等整体运作能力跟不上的话那就等于白搭,只会让企业不堪重负。”
陈信康告诉记者,其实中小企业参与奥运赞助不一定非要挤破脑袋,挤进赞助商的大名单,其实诸如奥运这类的大事件涉及面很广,中小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抓住更多盛事周边的资源。“做中小企业擅长的有优势的部分,小投入反而可以带来大商机。”陈信康说。
对此,陈信康表示,相比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赞助投入,企业想要依靠当年的销售就把投入的部分通盘赚回来是不可能的,从1~2个财务周期来看,其投入显然会大大地超过收入。但企业的品牌形象借此获得了提升,对其未来的销售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企业品牌资产价值有一定的滞后期,一般5年后才能综合评价其投入产出比。 (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