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浅析基层员工HSE培训工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陈柯 彭波 唐静

  

  为持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构建全员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管理无遗漏,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按照“建立培训体系、识别培训需求、建立培训矩阵、开展能力评估、优化培训方法、实施效果评价”的总体思路,根据HSE体系的持续改进要求,积极消化吸收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突出以人为本,强化风险控制,积极探索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实现企业“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HSE目标。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基层HSE培训试点单位,在试点培训及推广过程中,重庆气矿建立“需求型”培训,在强化员工技术技能水平的同时,有效规范了日常各项作业,员工作业过程中HSE风险识别和管理控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是有效实施HSE培训的前提。基层员工的培训与管理部门的培训不同,大道理、大理论、大理念、大技术的培训方式并不会有很好的实用效果,因此培训师的选择应尽可能是相对接近的人群,以保证培训交流、实际结合更紧密,实效也会更明显。一是如何确立选拔培训师是首要任务,可通过部门、班组推荐或自荐的方式竞聘,来源为基层单位资深员工、技能专家、技术能手和技术带头人等;二是培训师管理,以文件形式明确培训师的直线责任、聘用和待遇,编制培训师管理规范,建立培训师管理档案;三是培训师分级,开展逐级培训,从上到下,从理论到现场实际;四是培训师考核,定期对培训师的培训效果、教材设计、授课风格、学员收益等进行评估。

  二、优秀的培训课件是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根据评估结果,按照员工真实需求,在课件编制应当分管理层和操作层两个层次,互有侧重。管理层侧重规章制度、HSE管理理念、HSE体系推进知识等方面,操作层侧重日常操作知识、HSE工具及方法、应急救援处置等方面。在课件制作上以员工为主体,根据员工培训需求,针对性编制HSE培训课件,把员工经常做的,做得好的,有很好经验和教训的内容融入其中。这些课件切合实际、短小精干,由员工亲自操作,培训师结合实际,重点讲解要领和注意事项的课件,很受员工欢迎。

  三、找准薄弱环节是确保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对日常培训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以轮班培训为主要培训方式的日常培训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培训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效率不高;二是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三是教师的授课方法还有待改进;四是课件准备不足。针对上述情况,转变员工安全观念、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安全能力,实现培训工作由全员参与到全员责任的转变可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摸排和改进。一是问卷调查方式。从薪酬与绩效、员工培训、班组建设、生产作业制度等四个方面,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征集到员工意见和建议共56条,在班组座谈会上根据部门职能分工进行了一一回应;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逐步摸清了员工真实想法,为针对性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井站调研方式。领导牵头到井站进行工作调研,与员工面对面交流,收集班组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了解员工所思所想,也为改进和提高工作方式方法提供了思路。三是班组自检方式。要求班组积极查找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合理化建议卡、电话上报等方式集中报告培训需求。

  四、有效的能力评估是实施针对性培训的保证。根据矩阵需求,开展员工能力评估。准确的能力评估是实施针对性培训的关键,采取员工自评和考评相结合,以集中考核和直线领导综合评估两种方式,评估结果作为修订、完善培训需求矩阵的重要依据。着重考虑对员工身体能力、业务及管理能力、风险辨识与控制能力、隐患排查及处理能力、应急能力“五种能力”评估。身体能力评估主要评估员工身体状况适应工作的能力;业务及管理能力评估员工操作技能水平;风险辨识与控制能力评估对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隐患排查及处理能力、应急能力主要评估员工从发现隐患到处理隐患,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等综合安全管理能力。重庆气矿细化评估项目,科学调整评估内容,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五、开展效果评价是确保HSE培训持续有效推广的保障。效果评价应贯穿于培训工作的全过程,从四个方面开展效果评价。一是评价员工对培训的反映。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师收集受训员工的反映并开展培训效果调查。二是评价员工对培训知识掌握是否熟练。三是要评价员工安全行为是否明显提升。四是评价培训整体效果是否突出。收集、整理机关后勤、试点井站员工培训评估情况、培训资料等,进行综合性的总结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