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试论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问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徐永辉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增强竞争力、促进改革发展的基础。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当作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促进企业的振兴发展。

  一、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是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对“市场”的占有率,从表面上看,企业是靠自己的产品质量、数量、价格和服务参与竞争的,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员工。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始终主导着企业竞争力的一切因素。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创新,而这些都是在人的作用下实现的。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提高员工素质,也是帮助员工自我完善、增长才干的有效途径,不仅是维护员工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企业对员工真正关心、爱护的具体体现,只有员工提高了自身素质,才能最终实现企业振兴发展的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间竞争力加剧,对企业和员工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员工能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已成为能否担当起企业改革发展重任的关键所在。当前,就我们煤炭企业而言,员工的素质已逐渐显示出与企业改革发展任务的不相适应性。突出表现在:观念更新不快,市场意识不强,在困难面前信心不足,缺乏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部分员工主人翁意识不强,缺乏敬业精神;少数员工吃苦精神差,这一点在青年员工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煤矿特殊的作业环境,要求员工要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青年员工担负着企业未来发展之大任,目前的状况着实令人堪忧;员工队伍文化素质偏低,知识面较窄,与一些知名先进企业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技术业务水平低,造成生产水平低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劳动密集型生产状况短期内很难改变,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当前员工队伍中学技术、学业务的气氛不浓,积极性不高,企业自行培训跟不上,造成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相当一部分员工法制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近几年来,煤炭企业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举步维艰,除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外,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抓出成效。

  二、提高员工素质应突出的几个重点

  突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培育员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教育员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特别是在当前,要积极引导每一名员工增强忧患意识,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建树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自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企业做个好员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个好成员。

  突出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衡量人的素质高低的基本尺度,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浪潮,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内涵,努力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员工的科学创新能力,把员工培养造就成知识经济的主力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突出技术业务素质的提高。目前我们煤炭企业科技水平低于国内其他行业,更低于外国同行业,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效益低,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对于我们煤炭行业来说,企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效益的提高,仅仅靠出大力流大汗是实现不了的,必须由拼体力向拼技术转变,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迈进。因此,必须教育员工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化技术,适应时代的要求。

  突出法律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素质是现代企业员工的必备素质,在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健全,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提高员工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对于我们加强企业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办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积极引导员工学法用法,善于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企业和员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提高员工素质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1、着眼于人的现代化,领导目标始终如一。提高员工素质关键在领导,领导的认识必须端正,提高员工的素质,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在生产产品的同时生产“人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常抓不懈。因此,要在企业发展规划中,确定员工素质发展目标和基本措施,制定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并抓好具体落实,力求实际效果。

  2、着眼于全体员工,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企业素质的高低,不是取决于个别人、少数人,而是取决于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在抓“全体”的同时,也要抓住关键的“少数”,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示范作用和人才的带动作用。要坚持人才开发与生产开发、技术开发同步实施,同步进行,大力培育高科技技术人才,为员工树立学习的样板,作为他们学习的标杆。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引入人才竞争机制,运用“鲶鱼效应”逼员工成才。

  3、着眼于个人觉悟,依靠集体的力量。提高员工素质是一种群体行为,但必须从“人”的个体抓起,落实到个体。人的素质的提高依赖于个人的觉悟,内因是根本,外因的作用是激活内因。一方面,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积极启发每一名员工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发挥党政工团的集体力量,齐抓共管、各有侧重、各负其责,形成一个“塑造人”的良好环境,形成提高员工素质的“立体网络”。

  4、着眼于实际效果,注重灵活性、多样性、有效性。要突出加强员工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员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把政治理论转化为促进企业改革的强大物质力量;要大力加强企业员工全员培训,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结合企业和员工需求进行培训,特别是要突出应急培训、技能培训、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培训,在这方面,企业要舍得投入,对于新上项目等企业不能自行解决的技术难题,要委托大中专院校进行培训,加强矿校联合,借助外力提高员工素质,保证培训效果,同时,要引导员工积极参加企业内部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拜师学艺、技术比赛和读书自学活动;要注重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理论精、业务熟的优势,发挥员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大力开展技术理论下基层活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技能;要把员工教育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现代化管理,提高员工岗位技能相结合,激励员工搞好继续教育,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在政策上向他们倾斜,在工作上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要积极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引导员工学法、用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员工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新陶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武装保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