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18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辽商涌入“商帮”大潮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刘滨

  对于这些辽宁民营资本的代表性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话概括得最为形象:“辽宁商人给人的印象是大气、果断、豪爽,能做大事,不过在精打细算上不如南方商人,有时容易吃亏。”

  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由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联合提出,提案内容直指民间资本。

  在全国政协提供的一号提案副本中,该提案的第一条建议便是: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在本次全国政协会议中,川商正在成为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外的又一新兴“贵族”,其纵横政商两界,普及着巴蜀文明与天府之国的商业价值观。

  相比而言,传统徽商黯淡褪色,而晋商、浙商、粤商则不温不火,余脉传承。

  这使得一个问题不得不被提及:民资突围在即,辽宁能否顺应“商帮”大潮,缔造“辽商”影响力? 

  川商纵横“两会”

  据华商晨报报道,3月3日,刘永好刚现身人民大会堂东广场便被媒体团团包围,几乎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了第二天各大媒体的标题。

  同为四川人的民营企业家王健林,也是川商的代表性人物。王健林与刘永好均在1992年开始进入财富爆炸期,这一年恰恰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年。目前,王健林已身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永好则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二人均在中国商界举足轻重。

  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二人在全国政协均具备专委会的职务身份,王健林是全国政协常委,刘永好则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根据全国政协专委会通则规定,专委会的组成人员原则上仅为全体委员人数的20%左右。

  兼具政商两界身份,使得川商成为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外最具活力的一支新兴“贵族”。  

  传统“商帮”不温不火

  中国第一大传统“商帮”当数晋商,纵观本次全国两会,晋商虽表现平平,但地位仍举足轻重。

  李兆会,山西人,海鑫集团董事长,在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中,他是仅有的3名“80后”委员之一。与王健林和刘永好相比,李兆会在政商两界的影响力相形见绌。从全国政协职务看,其并无专委会委员的职务身份,仅为全国政协委员,其去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也未上交任何提案,今年同样未受到媒体的“热情”关注。

  身为浙商代表性人物,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由于购买沃尔沃而声名大噪,但其同样没有全国政协专委会的职务身份。

  粤商的代表性人物、广东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是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由于此前她在“两会”上喊出“为富人减税”,已导致粤商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也因此,张茵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分组讨论发言中异常谨慎。

  与这些传统“商帮”相比,曾经与晋商齐名的徽商已然黯淡褪色。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徽商身影几乎无迹可寻。  

  辽宁商界委员人数稀少

  这些传统“商帮”在全国影响力的潮汐性变化使得一个问题不得不被提及:民资突围在即,辽宁能否顺应“商帮”大潮而缔造“辽商”影响力?

  根据辽宁省政协提供的在辽全国政协委员名单显示,大部分在辽全国政协委员多来自政界、军界、科技界和文化界,商界委员人数稀少,而且在全国商界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在全国政协内也没有专委会的职务身份。

  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治山认为:“历史性的传统使得辽宁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形成‘辽商’文化。”

  “现在辽宁的经济结构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各产业间越来越平衡,我相信未来‘辽商’这个群体肯定会在全国叫响。”赵治山说。  

  辽宁民营经济已异军突起

  作为辽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异军突起。

  来自辽宁省中小企业厅提供的数字显示:2011年全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36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3%;营业收入5.87万亿元,同比增长22.7%;出口交货值1715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3535亿元,同比增长23.3%;上交税金1600亿元,同比增长27.3%;固定资产投资10860亿元,同比增长24.6%。

  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平台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在辽宁省同样发展迅猛,来自辽宁省金融办的数字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省已批准筹建小额贷款公司475家,居全国第一位。

  在法律保障方面,省中小企业厅提供的资料显示: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和权益保护等方面,辽宁省均已做出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已经初步建立了该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辽宁的民营资本发展已经步入起飞期,我相信未来辽宁的民营经济会在全国举足轻重。”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治山说。  

  辽商 正在浮出水面的脸孔

  辽商在全国的影响力正在浮出水面。

  曾经的辽宁首富,曾经的全国人大代表,西洋集团董事长周福仁说:“我们辽宁人的产品不仅在全国叫得响,在国际上也叫得响。”坐拥身家过百亿的周福仁有着自己对于商业的特殊理解:稳扎稳打、利润为王。

  “辽宁商人其实更善于把握商机,但在如何发展壮大上办法较少。”周福仁说,“现在的市场已经和改革开放之初不同,当时凭着辛苦和机会就可以发展起来,但现在更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才行得通,辽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不如经济发达地区。”

  与周福仁出身农民不同,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则出身学者,儒商的温文尔雅在刘积仁身上体现明显。在曾经的采访中,刘积仁则认为,全方位解决市场用户需求才是企业能够常青的保证。

  至于沈阳首富康宝华,尽管沈阳远大集团在业内名头响亮,但作为这家企业的董事长,身家近百亿的康宝华却始终不接受媒体采访,行事低调得令人费解。一位远大集团内部与康宝华十分熟悉的高层人士向记者表示:“康总做事不重名,他在乎结果。”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虽然是四川人,但辽宁也算他的第二故乡,他在辽宁大学毕业,其旗下公司的房地产项目更是遍及辽宁各个大中城市,也因此,王健林果断、雷厉风行的作风也在外界构建着辽商的整体群像。

  对于这些辽宁民营资本的代表性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话概括得最为形象:“辽宁商人给人的印象是大气、果断、豪爽,能做大事,不过在精打细算上不如南方商人,有时容易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