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巩家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尊重情感规律,突出人文关怀,化解心理冲突,做好心理疏导。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转折时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会群体的心理呈现出丰富性和活跃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采取更现实、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去高效而生动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如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挥优势、发挥效力,着眼于企业改革和发展,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我认为应强化创新意识,一是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观念。二是从内容载体上转变,突出融合性。由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变为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转变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虚无”认识。三是从教育方式上转变,突出有效性。在多元化倾向的社会思潮中,外部环境导致有的职工认为“理想理想,有利便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新形势下职工思想的复杂化和多层面的状况,无疑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积极引导职工敬业爱岗
当前,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处于一个产权变更、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技术创新的时期,这些变化要求必须在内容上创新,积极倡导基层厂务公开、班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制度,开展学习心得评比、知识竞赛等,增加班组学习、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融合性。
一是对职工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增加职工的荣辱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企业必须强化职工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使职工真正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二是从管理方式入手,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管理的全过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在班组,将基层管理中各项量化考核指标分解到各个班组,逐步建立可操作性强和可量化考核的工作制度,变“虚”为实,“虚”事真抓。
三是以各项活动为依托,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做到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有教育,教育落实到管理中,管理上升为教育。
四是从实效性上入手,针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在动态中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经济建设方向,努力追求互为促进的效果。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立足点在班组,根据班组的特征,对不同的人和事应平衡心理,缓解矛盾,真正发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明理知情的疏导功能、稳定人心的凝聚功能以及团结鼓励的激励功能。
五是从培育企业精神入手,使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防止产生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代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偏见。企业在培育自身精神中,一方面要努力形成一种民主、团结、和谐、宽松的气氛,使职工产生喜悦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还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职工处处感受到被关心、理解和信任,进而产生主人翁责任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三、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广大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对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说些不切实际的空话,也不是板起面孔说些简单枯燥的道理,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而且还会给工作对象带来逆反抵触情绪。广大政工干部可以多层面、多方位地挖掘与政治思想工作相关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加以优化整合,以幽默小品、对口相声、歌曲快板等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或其它方式)呈现给广大群众,变单一方法为多元结合,变政工工作为全社会“齐抓共管”,变距离感为贴近群众生活,这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运用科学发展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开展,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四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强化时代意识,走在时代的前列,要强化创新意识,要研究和把握好新形势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要强化科技意识,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用科学知识开启心智,帮助人们清除头脑中不科学的思想观念。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努力解决人们的“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这些深层次思想问题。只有这样,当我们遇到各种严峻困难的时候,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去解决困难,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