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武
在今年春节期间,陕西二套对去年才开通的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地铁司机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笔者对这些在地铁上工作的司乘人员工作流程感到耳目一新。
在司机每一次启动前他们都会对自己岗位上的车门、窗户、操作台上的各类仪表仪器进行完好确认,而被他们称之为完好确认的程序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为什么能称之为好,是他们在做的过程中,简洁、清晰、到位的确认更多地给人一种这是我的职责、这是我应该做的工作。笔者为他们这种自然、随和的行为养成叫好。
推广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目的其实只是一个强化心理因素,纠正注意力不集中、错觉、省略行为等心理缺陷,确保安全闭环每一个环节没有差错。但这种自我提醒、防止疏忽、预防事故的心理纠偏,却在现实工作中并不能达到设想的效果。原因有三:
一是有的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的内容太教条,理论性的东西太多,职工们接受起来不适应。因此,编写“双述”的人在遵循安全规程的基础上,必须尊重、遵从于职工的角度来进行。让那些教条、生硬的理论性言语演变成生动、易懂、朗朗上口,好学好记的条条框框,职工们才会从心里乐于去接受,进而在自己的行为中潜移默化。
二是要把制度的落实当成一件必须要坚持的事而善始善终。人的思想是有惰性的,不管一项制度有多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好奇心会由原来的集中到后来的分散。包括像“双述”这种确保职工生命安全的好的举措,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自身要过得硬,对于“双述”活动的开展要形成一种制度,并视为一种安全管理的常态化管理去推行。常态化的管理需要考核、监督、检查深入现场,这需要的是一种坚韧的执行力。要把执行力与实际工作、具体岗位职责相结合,要通过以制度增强执行责任,以精细标准增强执行责任,以严格管理增强执行责任,切实保证执行“双述”不走样、标准流程不走样、个人承诺不走样。
三是推陈出新是关键。要想让“双述”活动在职工中扎根发芽,成为职工上岗后的自觉行为,在落实责任、严细管理的基础上,必须推陈出新,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要有针对性地去修改去整理、提炼、精益求精。随着企业的发展,各岗位很多机械、电器方面的东西会推陈出新,因此需要做好安全标准的及时更新,并让职工尽快地适应设备的操作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