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胜,川煤集团达竹公司白腊坪煤矿综采队生产一班班长,参加工作11年来,一直从事煤矿采煤工作,曾任班长、队干。2009年因其跟班期间队里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被降为工人岗,2010年该队实施综采后,他再次被选拔为综合生产一班班长,并在2011年度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中脱颖而出,被推荐为集团公司优秀班组长。王明胜凭其人格魅力被矿区职工赞为“能上能下能干事”的“三能”班长。
困难面前展高超技艺
从2009年8月起,采煤一队开采的231(7)综采工作面就进入断层,断层斜长曾一度达80-130米全岩,采取风锤打眼,顶板破碎工作面落差达3米左右,开采难度和安全管理风险都极大。更令局矿管理层没有料到的是,该断层属特别少见的大型地质构造,断层一过就是一年。王明胜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被连队起用为“兵头将尾”的。
面对困难,他深知肩上的责任,一要确保安全过渡断层,尽力加快推进度,二要确保队伍人心不散,战斗力不减,这说起来简单,但干起来难。记得有一次专门处理工作面安全,当时他在地面就听说工作面顶板压力过大,以致前几担支架至机尾段全部被埋,处理起来相当棘手。他接到任务后,立即要求班组的每一名成员在安全措施的学习上人人签字过关,在班前会上对当班安全注意事项和工作任务逐一落实到人头,让党员、群监员等安全意识强、技术过硬的员工带好身边的职工。进入工作面后,他站在最前面对顶板进行认真观察,鉴于支架被压死,前探梁靠在电缆槽上,管路也被压断了,支架不动作等现场情况,在与几个老工人进行简短沟通和商量后,他果断下达放底板炮命令。在率队打好炮眼后,他又爬进一担担被压死的支架下,对管路的连接和保护工作进行确认,在万无一失后进行起爆。随着“砰”的一声炮响,为让支架不被压死,炮烟刚散尽他就带领有经验的职工迅速冲上前去,带头排矸,在狭窄的支架下干了不到5分钟就将矸排完,然后立即撤人,操作先导阀,将支架立柱缓慢升起,支架底座降下去了,在场的人都欢呼“成功了!”那一刻,王明胜心里十分清楚大家的心已经拧成了一股绳。
精细管理显真情冷暖
2010年4月,该矿正式推行精细化管理,王明胜在煤矿多年,也当过队干,他知道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就在逗硬考核、严格执行上,为此,他先后制定了班组工分分配、日考核、推优评先等一系列制度,力争班组分工明确、分配公开透明,“先说断后不乱”,接下来,他在班组民主生活会上进行了贯彻,然后就是严格地落实考核。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精细化管理对职工要求更高,很多职工不能正确理解这种管理模式,他就逐一与职工开展谈心活动,引导他们加强自身约束、完成自我提升。同时,在刚性执行精细化管理中也有柔性的一面,他会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一些新的制度,比如对工作中能干、想干、干成事的职工,即使有一般“三违”,只要主体责任不在自己的也可以评为当月星级员工。工作之余,王明胜常抽出时间与班员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碰上班组成员哪家有红白喜事等情况,作为班组长,他都要主动帮忙,并发动班员们都参加,目的就是要树立起良好的团队意识。
逆境中折射高尚品质
身处逆境才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本质和品性,回想起2009年11月2日那个班,王明胜至今也觉得后悔和后怕。时任副队长的他在234(7)工作面跟班,其间发生一起顶板事故,夺去了一个兄弟的生命,虽然他当时并不在事发现场,而且主体责任在于事故本人,但作为跟班队干,王明胜深知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事发后两天,他被矿降为工人岗,面对降职后的落漠和他人嘲讽,他没有去为自己辩解,更没有就此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当队干有好有差,当职工也有好有差,我不管在哪一步,都只想做好而不是差。”
他带领全班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煤矿工人特有精神,在困难面前不弯腰、不低头,为矿综采工艺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赢得矿各级领导的赞赏。
(唐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