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0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90后学生做网上外贸一年赚17万美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009年,浙江义乌工商大学在全国首开“淘宝班”。时至今日,淘宝班的累计产值已经过亿,身价几十万甚至过百万的90后老板也为数不少。不过,鲜有人知道,在这支淘宝大军之外,另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崛起。与淘宝班不同的是,这些学生做的是外贸,利用速卖通这样的小额批发交易平台,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他们所在的班级被称为国际电子商务创业班。

  

  校园里的创业工场

  

  2008年,浙江义乌工商学院成立创业学院,第二年开设淘宝班,2011年4月,又正式组建了国际电子商务创业班,学生皆来自国贸、物流、应用英语这三个专业,主要利用速卖通做网上外贸,目前共有42名学生。

  他们的教室更是独树一帜。为了节省空间,桌子都密密麻麻摆放着,上面堆满了各种样品以及电脑、计算机、剪刀之类的工具。因为这里,既是学生做网上生意的地方,同时也是摆放货品的仓库。国际电子商务创业班的3个教室就在四楼,除此之外还有10个淘宝班。

  始建于2009年的淘宝班,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创富的神话,月收入过万甚至十几万的同学不在少数。在淘宝班壮大和成熟之后,学校继续拓宽创业渠道,根据专业特点选择电子商务创业平台。2010年底,该校与阿里巴巴速卖通合作,联手培养国际电子商务人才,吸收了国贸、物流、英语专业的学生专门从事跨境在线小额批发生意。

  

  42名学生赚老外17万美金

  

  中午一点,沈学栋扛着一个硕大的编织袋走进教室,里边装的是打底裤、打底衫等针织类服装。接着,他开始拆开包装,检查货品,再分装打包,准备发货给英国的客户。

  这些商品,都采自义乌当地。义乌有着“世界超市”之称,在距离学校15分钟车程的国际商贸城里,聚集着7万多家店铺,为学生们创业提供了强大的货源。

  怎么把这些商品卖到外商手里?国际创业班运用的是速卖通,专门针对外贸小额批发的交易平台。“受全球经济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外贸需求持续疲软,传统的批量式大单因为库存风险和成本风险被压缩了,但是风险小、周转快的在线小额外贸交易却在快速增长。这种小批量交易的外贸方式,很适合缺乏资金人脉的学生创业。”楼淑娟介绍。

  有同学说,网上外贸的成本很低,学校提供免费场地省去了租金;再加同学们都是在网上接到订单后,再去组织货源,避免了压货风险。

  学生们与外商交易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玩具、小饰品、日用品、针织品、小家电等,价值从几毛钱到数百元不等。只要是市场上出现的商品,都是售卖的目标。他们需要时刻掌握市场变化,对各种商品产地、价格、品质等都了如指掌,并且根据气候、地域等因素组织各种货源。这也是决定他们订单多少的关键因素之一。

  楼淑娟介绍,开班至今,学生们创造了非常不错的业绩。截至2011年12月12日,42名国际电子商务创业班学生在各平台累计交易额达4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270多万元),按平均利润40%计算,42名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老外兜里挣了约17万美金(计108万多元人民币)。

  

  学生的外贸生意经

  

  与普通的90后大学生相比,创业班的学生看起来老练和成熟些。谈及创业的压力和辛苦,他们大都淡淡地回复一句“还好吧”。杨泽宇,国贸专业,今年大三,任分院学生会副主席。2011年3月份注册速卖通账户,短短半年,月销售额就稳定在8000美元,累计收入近10万,他卖的玩具飞机排名速卖通平台遥控玩具飞机行业前15名。

  杨泽宇的同班同学陈江锋,主营小饰品,注册速卖通账户不到一年。凭着良好的拿货眼光和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目前已经积累了一批客户,不少是国外的实体店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商。小饰品的单价不高,但利润可观,畅销的货利润能翻十几倍。

  (摘自《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