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山东兖矿集团鲍店矿运搬工区张矿军相继荣获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技术能手、鲁企技能明星等称号;集团公司第五届电机车司机技能比武第一名,省管煤炭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机车司机专业第一名……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书写着一个矿工的成长故事。
“老谋深算”战果丰
“怎样减少故障发生?如何提高运输效率……?”张矿军坦陈:“大家有难题可以交给我,我是班长,我能交给谁呢?有时想这些问题都头疼,但还得去想。”一个个办法、一笔笔效益“谋算”中出炉:改造电机车控制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机车制动距离长的弊端,避免了机车追尾事故的发生;改造信集闭系统,减少了机车掉道事故;安装自动停送电开关系统,能够远程控制停送电,提高了矿井运输效率;研制钢丝绳喷雾式风压注油器,每年节约价值达30余万元。
张矿军告诉笔者他“算”得最准的一件事:2008年5月,张矿军准备对“被多家单位使用的五采三轨上山75KW绞车”进行检修时,突然接到外出培训通知。临走前,他对绞车磨损情况进行仔细估算,断言最多还能正常运行10天。在外学习第7天,他执意请假回矿,并立即对这部绞车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绞车电机运行异常,赶紧组织人员更换电机,连续奋战13个小时,及时避免一起重大机电事故。
谈及他的“老谋深算”,张矿军的师傅记起一件事,那是张矿军刚上班不久,正赶上设备大修。每天下班后,别人都走了,张矿军却悄悄留下,原来他早算好了:“检修是学习的最好时候,大部分设备都停电了,有的还已被拆卸,对照实物揣摩电路图,很容易掌握设备原理。”仅一周时间,他的业务水平就突飞猛进。
“纸上谈兵”也精彩
像大多数技术工人一样,张矿军没有高学历,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为了提高“纸上谈兵”能力,他可是下足了苦功夫。张矿军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背诵专业知识,每晚坚持学习到23点。在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煤矿机电专业学习和高级技工培训班期间,他一课不落,光笔记就记了3大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参加成人高考,攻读大学课程。
不停地“纸上谈兵”,为张矿军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能源”。2010年9月,在副井口北门调车系统改造过程中,他连续16个小时泡在现场,提出的14条合理化建议均被厂家采纳,最终使调车系统一次试车成功。今年7月14日,张矿军在井下抢修设备,晚上11点才回家,刚入睡就被电话吵醒,原来井下机车突然停止运行,值班技术人员没查出原因,他赶到现场仅用半小时就解决了故障。像这样上了大班上夜班的事对张矿军来说已是“家常便饭”。2010年,张矿军打连勤20个,一年上了320个班。更让大家佩服的是,张矿军能将一本《行车安全操作规程》背得滚瓜烂熟,只要提个关键词,他就能立即背诵出这段文字。“纸上谈兵虽不能等同现场操作,但如果连纸上谈兵都谈不好,在实际工作中就更‘玩不转’。”张矿军说。
“不留退路”赢第一
工作16年来,无论是单位、矿上,还是集团公司等组织的各类技术比武活动,每次参加张矿军都名列第一,被大家誉为“卫冕冠军”。
“不留退路才可以成功”,张矿军说。在参加省管煤炭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前一晚,张矿军还在车辆百米运行现场刻苦练习,值班区长葛飞3次催他回家,他都不应,直到连续5次实现将“对车间距”控制在82—84mm之间,才放心地离开,那时已是深夜12点。
“一定要让电机车班‘成绩第一,团结第一。”张矿军担任班长后,又一次给自己加压。为提升班组业务水平,他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维修记录整理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让大家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他抓住一切时机向工友传授业务知识,利用班前会讲业务理论知识,通过现场演练让大家熟练掌握技能,召开技术讨论会,共同探讨事故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如今,该班已有一半以上职工拥有两个以上岗位操作证。(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