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03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最严厉安全标准来袭 广东玩具业再遇生死劫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继7月20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玩具安全新标准《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开始实施后,8月14日起,美国又开始实施有关儿童产品安全性的新规定,包括进口玩具的铅含量标准上限大幅下降,从目前规定的300ppm调低至100ppm 。

  8月中下旬开始,将是欧美圣诞季玩具礼品向中国企业下单的高峰期。然而,这两大标准的实施,使得广东玩具业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再一次的生死劫。

  

  欧美启动最严厉技术壁垒

  

  7月20日,酝酿了多时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正式实施。这个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安全技术标准,标准条数由此前的16条大幅增加到了57条,其中,仅重金属的限制就由原来的8种增加到19种,并首次禁止玩具使用66种过敏性香味剂。

  不到一个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也决定:今年8月14日起,美国市场上制造、销售的儿童产品铅含量必须符合100ppm的限量规定。但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CPSC暂不会执行强制性第三方测试要求。新的限量值规定在原料采购、工艺设计、生产流程、仓储、管理等环节,对玩具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更精细化的要求。

  汕头市澄海优丰玩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成才表示,欧美实施更严格的玩具安全性标准,一方面是出于安全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技术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玩具产业。对广东的玩具出口企业而言,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对玩具业的信心影响很大,大家都没什么热情。”

  

  “现在根本不敢接美国客户的单”

  

  中国玩具制造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而广东又占据中国市场的70%,这也意味着,全球每两个玩具中,就有一个是广东制造。广东制造的玩具,主要是出口欧美和日本市场,其中,美国是第一大市场。

  业内人士称,相比2008年,如今广东玩具业面临的形势更严峻。记者分别致电汕头市立业玩具公司、汕头市澄海优丰玩具公司、东莞市利士玩具公司、深圳市华艺兴玩具公司等多家玩具制造业,得到的反馈都是今年玩具生意不好做。“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了10%,劳动力成本上涨了15%,环保投入上涨了,加上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所有因素加起来,玩具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上升了10%。而玩具业平均利润率还不到这个数,不少厂家选择少接订单甚至关门大吉。”广东金煬玩具厂王厂长告诉记者。

  7月13日,拥有近500名员工的东莞素艺玩具有限公司关门,韩国老板跑路,工厂工人讨薪无门,不少供货商的货款也泡汤。2008年合俊倒闭的场景,在素艺玩具上再次上演。

  

  转型不易多渠道解决危机

  

  广东玩具制造业占据全球50%产能,面对欧美市场大幅提升准入门槛,广东玩具业该如何应对?

  业界一致的看法,是要加强广东省玩具业的升级转型,加大自有品牌推出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金量,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然而,道理容易讲,但要真正落地,却并不容易。“像我们工厂就那么百十号人,几条简单的生产线,完全是简单的重复性生产,赚的就是点血汗钱。你让我怎么转型?还没有转就死了。”番禺一家玩具厂的负责人对市场上盛行的转型升级观点十分不认同。

  不过,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广东玩具业也各显神通,一方面拓宽市场面,向海外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寻商机;另一方面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向动漫、益智玩具拓展,从而寻找自救之道。

  记者从深圳、澄海等地了解到,当地不少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加大了对巴西、俄罗斯、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拓展力度,以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这些新兴市场的消费能力并不差,且需求量大,中国玩具在这些市场大有可为。”澄海天韵玩具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

  拓展国内市场也是一个方向。我国儿童人均玩具消费量每年仅20—30元,远低于全世界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34美元的水平,未来增长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澄海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蔡杰臣就表示,汕头澄海的玩具企业中,90%以上都有内销品牌,国内玩具内销市场潜力很大。

  (摘自《南方都市报》 高凌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