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管理中最理想的是将不同回报期的业务进行组合,以实现回报期中的风险分散。
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同时,尽可能节约现金,减少现金持有量,而将闲置的现金用于投资,以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换言之,企业应该在降低风险与增加收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确定最佳现金流量。
那么,如何才能掌控企业的现金流?原则之一是要有稳定的收入。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管理现金将无从谈起。而稳定收入是从降低风险开始的,在这一点上李嘉诚的投资战略堪称楷模。
投资回报期不同的业务
李嘉诚的思路是:不同的业务有着不同的回报期,对当前经济状况敏感度也不同。通常回报期短的业务对当前经济状况较为敏感,这些业务在经济好的时候抓住时机可获得较丰厚的利润,而现金流量也比较连续,例如零售和酒店。通常回报期长的业务,受当前经济状况影响较低,这些业务的收入虽然稳定,但资本投资较为巨大,例如基建和电力。
如果公司大部分是回报期短的业务,盈利波动就会非常大。如果大部分是回报期长的业务,资金回流会比较慢,而且因为资本投资较为巨大,容易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风险。最理想的是将不同回报期的业务进行组合,以实现回报期中的风险分散。
投资不同地域的业务
为了获得稳定的投资收入,在李嘉诚的投资战略中,他采取了分别投资于不同地域同一业务的方式。比如“和记黄埔”的货柜码头业务:“和黄”1977年成立后,一直将货柜码头作为其业务发展的重头戏。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此项业务便开始不断向海外扩展。集团于1991年收购了英国最繁忙的港口菲力斯杜港,迈出了全球化拓展的第一步。
之后的数年里,“和黄”就已经将其货柜码头业务扩展至全球不同的策略性地理位置,包括中国内地、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美洲的15个国家与地区。目前,“和黄”经营着全球30个港口,共169个泊位。
货柜码头业务的总收入能保持稳定的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其港口业务分散在不同地区,无论集团面临怎样的经济大环境,各港口受影响程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好、盈利增长快的地区往往可以支持表现相对较差、盈利增长缓慢甚至呈现负增长的地区,使码头业务整体盈利始终保持正增长。(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