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田勇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信用体系的缺失,从而导致信用担保机构由于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缺乏和征信成本过高等原因难以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担保。建立高度发达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对于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着力点应放在哪里
最重要的是我国政府需要在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要加快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政府应该在制定合理政策、创造优良融资环境、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协助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管理,从而推进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与此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牵头建立行业相关协会在中小企业资信调查以及信息查询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加大中小企业在信用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公布类似“中小企业黑名单”的方式使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中。
而鉴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方面缺少制度性保障,因此合理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是各个国家中小企业提高融资信誉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牵头组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政策性的手段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再通过完全市场化方式运营的模式使信用担保机构经历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建立担保机构业内的信息交流和发布制度,并最终形成成熟的市场。与此同时,在现有的信用担保体系中还要建立和规范银行协作制度,明确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的关系和风险分摊比例,明确商业银行考察、监督、评估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责任以及对不良贷款的追索义务。
政府在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发展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以及民间投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性担保机构。
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具体建议
首先,应不断完善信用征集体系,要收集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在完善中小企业登记体系和信用档案征集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中小企业的信用档案应该在保证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依法公开,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的开放程度。银行、工商税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各级政府应该相互合作,共同收集、整理公共数据,最终建立起开放、统一、高效的信用征集平台,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其次要统一规范信用评级体系。企业的信用评级对于量化企业信用资源质量、提高企业透明度、降低具有高信用等级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给予足够重视。
第三要加强对民间借贷以及委托贷款的监督管理。在当前政府控制通货膨胀、收紧银行信贷的背景下,民间借贷以及企业委托贷款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民间借贷与委托贷款已经成为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民间借贷可以成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民间借贷仍然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因此未来必须加强对融资规模巨大民间借贷的管理,银行业监督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民间借贷进行充分的监督,既要给予民间借贷合法的生存空间,又要控制其潜在的巨大风险。因此,将目前规模巨大的民间借贷与委托贷款纳入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同时,要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内部的信用建设。中小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应该重视积累信用记录,抓住机遇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创新和人才培养,增强自身竞争力;加快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步伐,使企业决策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机制更趋科学合理化。另外,建立诚信为本的中小企业道德观念,注重培养中小企业员工的信用意识。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