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紧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深化企业办信办案工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颜建禄

  

  重庆市国资委紧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持融于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企业办信办案工作,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保障。目前,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5万亿元,利润总额368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3.4倍,10.2倍,成为第四个跨进“万亿国资”的省市。近三年,共收到信访举报线索6096件,发现违规违法案件221件,查办案件挽回经济损失4009.62亿元。

  

  注重整合办案资源

  完善办案工作机制

  

  近年来,重庆市国资系统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张,人员多,办案力量不足是普遍问题。一是优化办案力量。将办案骨干和财务、审计及有关业务专家纳入办案人才库,需要时直接抽调人员参加办案,有效解决了市国资委纪检监察部门办案力量不足的矛盾;从市检察院五分院、江津、大足等区县检察院调入3名熟悉办案业务检察官到国资委监察室工作,增强了国资委的办案实力。参与了市纪委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市交警总队长陈洪刚等大要案件查办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二是建立办案协作区。将所属企业划分为若干个办案协作区,通过组织基层企业纪检监察人员参加办案工作,使分散的办案资源做到了统一调配,起到“集中优势兵力”的效果,整合了办案资源,增强了办案力量。三是建立派驻制度。选派有办案经验的同志担任特派员,派驻到重钢环保搬迁工程监督办,市国资委和重钢集团两级监督平台共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4753亿元,为环保搬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四是健全协调机制。与公检法机关建立了协调配合的渠道,重大案件及时联系,充分发挥公检法机关的执法优势和企业纪检监察熟悉经营管理的优势,共同协作突破案件。去年与江北区检察院联手,突破了重庆能源燃气集团重大的材料采购集体窝案,一举抓获涉嫌违纪人员17人。判缓刑4人,其他的分别判刑5-11.5年。五是借助中介力量。采取“引智”的办法,借助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和法律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办案工作,借用专业力量突破关键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工集团借助中介力量对部分报损资产多的下属企业进行重点监察,清理出多报损资产1970万元。借助中介力量参与办案和开展效能监察172项,重点抽查了34家企业,协助有关部门建章建制323个,挽回经济损失1.73亿元。

  

  突出案件查办

  严肃查处违纪案件

  

  针对新形势下查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案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成功突破了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件。一是加强了办信办案工作领导。明确了党委领导办案,纪委书记是案件检查工作第一责任人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办案,分管领导积极参与办案。积极探索和推广上级纪委指导或指定办案、企业纪检监察处室内部全员办案等好的工作机制,整体推进案件查办工作向前发展。二是发挥查办案件完善制度的作用。在查办案件中,注重分析发生案件的深层次原因,从完善惩防体系的角度,先后完善了信访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等各项制度1400余项,完善以内控制度为核心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5700余项。燃气集团以案件来诊断制度建设上的“病因”,针对薄弱环节“亡羊补牢”,进一步完善更新制度,从源头上堵住腐败产生的漏洞,清理各类制度125项,新建、修订制度77个,并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签订《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协议》建立企检联动机制等多项措施加强整改,从而发挥了查办案件完善制度的作用。三是开展效能监察促进查办案件。抓住效能监察中发现的一些企业决策失误、失职渎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深入分析原因,从中发现线索,揭露了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腐败行为,先后查处了一批在全市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在指导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开展效能监察中发现并查处了该集团科瑞制药公司主要领导王某和叶某变相侵占国有资产570余万元、挪用公款300万元、收受贿赂共110余万元的案件。近年来,通过效能监察发现案件线索并立案查处52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35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6亿元。

  

  突出信访监督

  促进干部廉洁自律

  

  一是对被反映对象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以“信访提醒通知书”的形式,要求其向组织说清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并认真进行自查,提出改进措施;二是对群众反映比较笼统、模糊,没有明确线索,需要在工作中引起注意的,或反映的问题线索清楚、情节单一的信访问题,以“信访查询通知书”的形式,要求被调查对象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在规定期限内说明情况;三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经查确有违纪,因情节轻微,不够党纪政纪处分的被调查对象,发“信访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向市国资委纪委书面汇报。去年,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256件次,信访量位居全市各部门之首,累计向集团和有关部门交办群众举报24件,提高了交办件质量。通过信访监督先后有涉及35户企业121名企业集团领导被调离原工作岗位或免职,有7人未获提拔使用,为286名党员干部澄清了反映不实的问题,纯洁了国资队伍,树立了国资正气,保护了被反映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作者系重庆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