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难忘的成立仪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我选择这一天成立实验室,是想表达我对党的忠诚,同时,也要向那些曾在我危难时刻帮助过我的人,兑现“做一个国家有用的人”的庄严承诺。

  □ 天津市山西商会会长 张世伦  

  一九六八年七月一日,这是我人生中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的零点零分,是我走上科研道路值得纪念的一刻。

  因为,“张世伦科研实验室成立仪式”将在此时隆重举行!

  我选择这一天成立实验室,是想表达我对党的忠诚,同时,也要向那些曾在我危难时刻帮助过我的人,兑现“做一个国家有用的人”的庄严承诺。

  为了成立这个实验室,我做了四个月的筹备,觉得条件已初步成熟。

  首先,由我亲手组建的“三条石工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已完成短期的集中排练,演出任务不太多,而且大都在业余,这为我搞实验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第二是,军宣队为我在皮鞋厂后院找了一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单独让我使用。四个月来,我就住在这里。这间屋子,可以兼做我的业余实验室。

  第三是,我已选定了科学实验的选题:“F一2型防锈切削剂”,这是一项填补国家空白的节能科技新产品。虽然攻关难度很大,但研制时不需要贵重的精密仪器。

  第四是,我用每月积攒的零花钱买了一些诸如酒精灯、铁架台、试管之类的便宜仪器。同时,我打电话给本溪的郭贤老师,告诉他我想七月一日建实验室和我选定的研究课题后,他结合我的选题需要,很快给我寄来了两大箱子整套的仪器,作为对我成立实验室的贺礼。

  当我具备了实验的时间、场地、选题和仪器后,建立属于我自己的实验室就水到渠成了。

  我多年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我坐在这间陋室的椅子上,室内空无一人,室外寂静无声。我看看墙上贴的仪式会标,“张世伦科研实验室成立仪式”,那是我用毛笔写在报纸上,亲自贴上墙的。看看会标下用旧木板搭成的实验条案,上面摆满了我心爱的实验仪器。我看着桌上的小闹钟,滴答、滴答,秒针向七月一日零点走去。

  铃……铃……

  闹钟响了,如同一场隆重大会的开幕铃声。

  我站了起来,面向大门,彷佛面对着一屋子前来祝贺的人群,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我大声地说: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世伦,是这间实验室的主人,也是成立仪式的主持人。现在,我宣布“张世伦科研实验室成立仪式”现在开始!首先举行第一项议程:请张世伦同志宣誓。

  我自己使劲鼓了鼓掌,然后扭过身,面对会标和仪器,举起右手,郑重地说:亲爱的党,今天是您的生日,我向您宣誓,从今天起,我将走上科研的道路。我一定刻苦钻研,百折不挠,奋斗十五年,力争提前完成一个或多个科研成果新产品,还要选一个七一,向您献礼,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将不惜牺牲我的一切!

  我转过身,接着说:现在举行最后一项议程,剪彩仪式开始。我拿起了火柴,点燃了酒精灯,火苗烧向了铁架台上的烧杯。

  然后,我宣布:成立仪式到此结束!

  我再次拼命地鼓掌,手都拍得有些疼了。

  我一个人坐在那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想,在一个寂静的子夜,举行只有自己一个人出席的仪式,兼做主持、宣誓、剪彩乃至观众鼓掌,似乎有些孤单和可笑,恐怕鲜有人能够理解,但我却觉得是那样的庄严而隆重。此刻,我内心仿佛蓄积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坚信成功不是上天注定的结果,而是一次需要我全力以赴的战争。追求、拼搏、奋斗这是我要的人生。

  我望向窗外,只见星光璀璨,月色明亮。我想,今天,我就是那只月亮,众星围着我,给我的仪式捧场。

  子夜,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我的歌声在这间陋室里回荡。

  词曲是我住在本溪郭贤老师家时,结合当时的心境创作的:

  谁知道我心中执着的梦想,

  谁理解我此刻寂寞中的坚强,

  为了回答庄严的承诺,

  为了争取遥远的希望,

  哪怕用头上的鲜血洒满阻拦我的南墙……

  随着略显苍凉、悲壮的歌声,酒精灯的火苗更炽热了,似乎照亮了我面前崎岖不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