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唐万邦,本是一家以“复制古画”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这家企业以独特的方式切入了古画复制领域,又以高端的技术实现了“复旧如旧”的文化意味,赢得市场青睐。在企业稳步向前的路上,其掌门人徐忠东又一次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方式为企业开辟了更广阔的“文创”发展之路。
□李娇龙
北京大唐万邦,是一家以“复制古画”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尽管从事的是“复古”的行当,它的主人徐忠东却是一位喜欢并擅长“创新”的企业家。
用“新”打造中国传统文化产品
徐忠东告诉记者,以前的复制技术,只是企业的基础。大唐万邦拥有一批高科技研发人员,分别由高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技师、外聘研究员、副研究员等高科技人才组成,构成了一个梯次合理、科学搭配的研究团队。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颜料开发、材质研究等多项领域。公司依靠自主创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传统书画材质和工艺进行复制、复原研究,公司承担的“数字分色及水色、墨色合成复制中国历代传统书画技术研究”课题,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200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由于该项技术的独创性,可以达到对文物授权复制的高保真性,可代替文物书画原件陈列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19家博物馆、院,为抢救和保护民族珍贵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集成创新撑起文化大平台
徐忠东认为,所谓“平台”,就是“支撑”和“整合”,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集成创新。目前他们正在为北京老字号历史文化衍生产品提供设计、研发与创意。就是依托“老字号”历史文化产品的创研条件,立足于西城的文化底蕴,通过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整合设计,为“老字号”包括北京市文化旅游、文化演艺、艺术品和设计服务业等在内的各领域提供支撑,为文化旅游纪念品、演艺衍生产品、历史文化艺术品衍生产品、时尚衍生品提供平台服务。企业已经与人民大会堂、北京人艺、北京海洋馆等单位意向合作,还与“北京1949新华产业园”签约共同打造文创园区。可以说,这些业务是以前“古画复制”业务的升级。
是什么样的契机使徐忠东将企业往这个方向转舵呢?
徐忠东告诉记者:其实企业的方向并没有变。古画复制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古画复制业务,也可以用到更多的文化产品设计创造之中,如果搁置这种技术不用就很可惜了,他们就是要扩大项目种类,将这种技术进行提升和创新,再应用于方方面面的文化产品之中。
目前,徐忠东正与“北京1949新华产业园”合作,进驻园区,为其做科技支撑,因为徐的企业有很多技术设备是高端的,大多小型设计公司如果要购置这些设备成本太高,而且没有必要。徐忠东为园区内的各个设计公司提供设备和技术服务,这样就可以资源共享,实现更大的效益。但是,设备技术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设计能力,所以他们同时也将整合园区里的优秀设计公司,共同承接项目,进行优势互补、共同设计。在徐忠东的眼里,这就是“集成创新”。
创新开发“旅游艺术品”
徐忠东认为,目前我国旅游衍生纪念品的开发力度还需提升,相比而言,像埃及这样的国家,是以旅游业为支撑的,所以他们的旅游衍生品做得非常好。而我国有很多产业作为支撑,旅游产品却比较“薄弱”,缺少个性化。徐忠东说下一步要开发的是“旅游艺术品”,不单单是旅游纪念品。艺术品的实现就是要设计它的“专属性”,要让消费者享受的是专属的“体验性”艺术品消费。通过专属性可以有效消除“同质化”,一方面提高了衍生品的品位和档次,一方面也提高了“盗版”的生产成本,使旅游艺术品实现向高中端的提升及运营的良性循环。拿公司和“人艺”的合作来说,他们要为一个剧目设计衍生品,就可以设计限量版的签名艺术品,同时,还会有配套的主题活动等,这每一件都会带给消费者独一无二的文化体味,这样就实现了专属性、个性化及体验消费。这样的艺术品作为纪念品赠予亲朋,也是很有意义的。创意产业就是做“增值”和“增量”的,如果赋予衍生品文化符号、文化体验,这个产品的价值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