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0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罗会超:恪尽职守 构建和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陈裕 贾炳成 李文林

  

  一提到江苏涟水县东胡集镇司法所所长、共产党员罗会超,人们都说他是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的“灭火机”,矫正对象灵魂的工程师,安置帮教人员重获新生的引路人,精心演绎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故事。

  

  普法宣传 深入人心

  

  为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罗会超牵头编印“五五”普法宣传材料7000多份,发放到全镇家家户户,从而提高了普及率、知晓率、覆盖率,使广大群众提高思想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同时开展法制宣传进农村、进家庭、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活动,收到了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校园内个别学生有上网、打游戏机、赌博、看黄片等违反校规行为,罗会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每季度组织一次中小学生学法活动,结合案例,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使有违反校规行为的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罗会超还会同公安、文化、工商部门,取缔黑网吧2处,有赌博性质的游戏机室1处,从而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并加强对农村禁毒知识的宣传。在普法宣传进企业活动中,罗会超每年组织三次个私业主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从而提高他们守法经营的自觉性。淮安龙腾手套有限公司的干部职工通过法律知识学习,企业按章纳税,118名职工遵纪守法,主产品滑雪手套越洋过海,源源销往美国、法国、捷克、巴西、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人民调解 春风化雨

  

  为把矛盾钝化在基层,问题解决在源头,罗会超建立调解网络,和有关部门一起,联袂做好各类矛盾的调处化解工作。今年以来,共调解矛盾23起,成功率100%。杨某兄弟为产权纠纷曾诉诸法院,并数次上访,调解未果。罗会超深入现场调查取证,综合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并对杨某兄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调解成功,兄弟两握手言和。花园村张某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在承包地里栽树40多棵,影响毗邻地块庄稼的生长,邻居反应强烈。罗会超三次登门做张某的思想工作,教育张某应遵守乡规民约,处理好邻里关系,说得张某心悦诚服,在今年植树节前夕主动将40多棵树全部移走;镇北村王某与邻居发生宅基地纠纷,多次吵打,影响社会稳定,罗会超和司法所人员分别做双方思想工作,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古训进行教育疏导,并实地勘界,规劝双方让步,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社区矫正 改造灵魂

  

  对于全镇65个缓刑、管制、剥权、拘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罗会超和所内人员一起,制定严格的监管改造制度,实现一人一档规范管理,订立矫正改造方案,让他们在学法中回头是岸,在劳动中重新做人。要求矫正对象一周一次口头汇报、一月一次书面汇报学法及改造情况。通过移动平台和手机信息,对矫正对象实行定位监管。每月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2次,让他们在劳动中洗心革面,净化灵魂。对有经济困难的矫正对象实行人性化管理。徐某刑满释放后无嫡系亲人,无责任田,无经济来源,一度陷入困境。罗会超获悉后立即找到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了低保手续,同时又做他哥哥的工作,将一小孩过继给徐某,使其精神有寄托。还托人为徐某介绍外出打工。徐某逢人就说是共产党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是罗会超引导他重新融入社会。东胡集镇板厂多,树贩子多,有的人投机取巧,未办理砍伐证就乱砍滥伐,触犯了法律,成为矫正对象。罗会超一边组织他们学法,一边教育他们守法经营,诚实做人。其中有2人自办板厂,走上致富的金光大道,并吸收70多名农民工就业,有一人被一家民营企业聘为车间主任。

  

  安置帮教 引归正途

  

  东胡集镇共有53名安置帮教对象,他们是劳教回家、社区矫正期满人员,对这些人必须实现跟踪管理,防止重新犯罪。罗会超针对这些人的特点,制订安置帮教计划,建立个人档案,定期组织学法,同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就业,在劳动中荡污涤垢,抬头做人。朱某刑满释放、矫正期满后,罗会超苦口婆心地做其思想工作,鼓励他放下包袱,消除自卑、自暴、自弃心理,在罗会超的帮助下,朱某外出打工,安分赚钱。青年李某刑满释放后,经罗会超法制教育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到浙江打工,现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月工资5000多元,成为家庭的顶梁柱。青年王某刑释后,一度无地自容,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罗会超反复做其思想工作,结合很多浪子回头的案例,鼓励小王抬头看路、挺胸做人,干出一番事业让人佩服。小王在罗会超的鼓励下,办起规模较大的农资门市,走上了致富之路,娶上了一位勤劳、贤惠、漂亮的媳妇。别洼村刑释人员李某经过帮教后,经常为村民提供公益性劳动,受到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