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0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东北酒如何突围“亮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东北市场一直以来涵盖酒企品牌数量众多,市场面较广。东北酒曾经异军突起,前些年在全国展开过猛烈攻势,黑土地的运作成功、老村长的崛起证明了东北酒的实力。目前,道光廿五、老龙口、北大仓等东北酒企在当地市场仍拥有稳定且庞大的市场。但东北酒产业为何至今无法走出“东北酒东北销”的怪圈?东北酒要想做大,其突围障碍究竟在哪里?   

  群龙无首,缺乏标杆带动  

  曾几何时,以老村长和黑土地为典型的东北酒在全国展开了猛烈攻势,在这两家品牌的带领下,其他东北酒企也看到了走出去的希望,积极跟进,组团作战,东北酒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也有直线上升,但似乎黑土地和老村长带领的东北酒辉煌短暂。

  保大局求稳定的思想使得更多东北酒企只愿保守地稳固其本土已有市场及周边市场,宁可区域为王,也不敢轻举妄动。但随着众多酒企对东北市场的觊觎,东北酒在本土市场的地位正岌岌可危,走出去已经迫在眉睫。

  深陷本土文化怪圈  

  由于东北大多数白酒企业是经过了转制改革而来,其品牌文化大多带有东北民俗文化,给人憨厚淳朴之风,因而使得品牌更具民俗化。我们也看到,东北地产酒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消费市场。这也可能有文化因素影响。

  东北酒企多数喜欢在企业文化中加入以下元素:中黑土民俗文化、人文文化、土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很多人会与东北“二人转”文化联系在一起,这种,平民文化让众多东北酒给自己品牌定位时进入误区。尽管这些文化定位受到当地消费者欢迎,但要走向全国市场,这注定是一场冒险。

  鲜明的东北民俗文化并未给东北酒带来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缺乏高端产品、缺少文化内涵及附加值,很难获取市场主导权。东北酒要想突出重围,走向全国,或许首先考虑如何将本土文化和高端时尚、营养保健等当下市场热点相结合,走出本土文化怪圈。  

  亟须促成好酒变名酒  

  当下,中国白酒集群化发展优势已较为凸显,川、黔、鲁、苏、皖五大产业集群优势明显。身处东北这一“天下粮仓”之地,东北酒拥有明显的自然优势。却并未形成成熟的集群化产区,这使得东北酒板块缺乏产区优势。

  “纯粮酿造”一直是东北酒引以为豪的名片,“好酒”不等于“名酒”,产品档次普遍停留在中低端的东北酒,酒虽好,却也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全国白酒市场中失去光芒,得不到消费者关注。

  对于东北酒企而言,亟须塑造高端品牌“亮剑”,才能彻底改变东北酒目前的尴尬现状。(文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