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0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对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基于山东文登市的调研

  □ 曹爱华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因此,研讨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思路,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文登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文登是我国农业发达的沿海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现代农业在文登有了长足发展,显示出勃勃生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文登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小麦、玉米、苹果、西洋参生产基地,被确定为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近年来,文登市先后投资8亿多元,改造硬化农村道路1380公里;年度内全面完成村村通自来水任务;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实现农村电网同网同价;改造农村中低产田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36万亩。2005年以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208.4万元,实施土地整理4.5万亩;为推进节约型农业的建设,争取到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补助资金60万元,使农户用上清洁能源,为文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日益显现

  文登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有78万亩耕地、76万亩山峦草场、290平方公里浅海滩涂。立足这些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调整优化,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协调发展转变,由产量、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转变。培植起中药材、珍贵毛皮动物、奶畜、水产品养殖、优质水果五大支柱产业,形成了西洋参、黄芪、水貂海参养殖、优质苹果等特色产业区域,初步构建了4.6万亩中药材、1000万只珍贵毛皮动物、8.2万头奶牛(羊)存栏量、7万亩蔬菜、2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鱼面积、20万亩果园这样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卓有成效,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品牌是企业的形象、产品的嫁衣、产业的灵魂,象征着现代农业的整体水平。要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因地制宜地创造本地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最终形成“一村一品”、“一地一特色”的农业区域性布局。从2000年以来,文登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名牌战略,突出品牌培育,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到2006年底,全市已拥有“昌阳牌”无公害蔬菜、“御龙旗”牌西洋参、“昆嵛山”樱桃等27个名牌农产品。由于加大了品牌培育及宣传的力度,各类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在增加,竞争力在增强,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丰收。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健全

  多年来,文登市委、市政府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龙头带动、以工促农,使更多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全市农业专业化协会发展到14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0多个,农业龙头企业近200家,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多家。

  

  二、文登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就农业生产设施而言,我国农业总体上还是靠天吃饭,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末级渠系不配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农业基本建设的速度明显放慢,农业基建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下降,尤其是水利基建部分更是下降明显。正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制约了农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影响了现代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较低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努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各类农业和农民组织在技术传递、信息集合、产业开发、规模经营、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传统小农式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处于一种农民自发状态,规模小、效率低、效益差、产品流通难,难以形成规模经营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效益。

  (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对农业新的功能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突出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于传统理念的影响,部分农户对绿色食品的认识错位,环保、质检部门对农产品的抽查力度不足,导致种植业、养殖业的病虫害和饲料、农药残留物污染现象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此外,无序开发海滩涂养殖、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对生态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出口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加快发展文登现代农业的建议思路

  

  (一)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抗灾能力。二是采用财政投资、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多渠道、宽领域地引导和组织各类资金投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三是积极做好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认真落实好各级农机补贴政策,重点推动农机装备更新升级,逐步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四是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行蔬菜、水果、药材、花卉等劳动密集型园艺产品的工厂化生产,努力提高种养效益。

  (二)坚持用现代产业规范提升农业

  一是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构建新型农业体系。二是积极培植现代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文登苹果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以“农家宴”、“渔家宴”为重点,做活旅游观光农业文章,同时积极培育壮大西洋参、花卉等新兴产业,逐步把文登建设成为国际闻名的“果园”、“菜地”、“渔池”、“花圃”和“西洋参之乡”,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三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以果品、蔬菜、药材等优势产业和产品为重点,进一步修订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农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

  (三) 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要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围绕加强节水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组织科技攻关与技术引进;重点组织良种繁育与推广,蔬菜、水果等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幅度增加科研投入,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积极构建高效率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体系,形成科技推广的市场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积极构建高覆盖率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服务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创造宽松的软环境。

  (四)坚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要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的现代农业道路,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要调整城乡教育结构布局,突出农村教育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资金支持力度,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实行经费专项管理且专款专用,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队伍。 (作者单位:中共文登市委党校)